我打小長在天津,高考馬馬虎虎對付過去,考上天津一非211非985的普通院校。一開始我以為挺好的,后來發現跟211和985大學真的不是一個層面的。下面小編主要通過自身的經歷跟大家說說重點與非重點大學的區別和差距,主要從師資力量、學習氛圍、資源實踐、升學就業四個方面來說,希望能給高考學子們一些啟發,別再走我的路...
師
資
力
量
普通院校的負責老師少之又少,上課對著PPT念,PPT丑的不能忍,考試范圍水的不行,最后軟件工程這門課給我印象太深了,不用怎么上80+輕輕松松。畢設做了iOS,整個計算機學院的老師都問不出來什么問題,水不是一天兩天的。
而我南開的閨蜜告訴我,他們連考大學語文都要出靈活性問題,比如“這一點老師上課用的什么方法結構去講的”,當時我就虎軀一震。
而我最后去北大參與學院組織的暑期課程時,看到北大的老師講課的方法和細致,為同學答疑解惑并且邀請高管做講座,不僅懂計算機還特懂周易,說著用戶體驗聊到了周易那是怎樣的情懷,當時我虎驅變成了震動檔。
到了墨大之后,上課請企業高管講怎樣完成IT流程,老師熱心為你答疑解惑tutor跑到你身邊看你做的對不對,教育體系非常完善。而布置的作業靈活性更是強了,找bug,做游戲,挑別人代碼毛病,給別人出算法題,我虎驅已經不想動了。
學
習
氛
圍
每個學校里都有學霸,拋開最高分(骨子里熱愛學習)和最低分(課不上要退學)的情況,普通大學的學習氛圍就是個渣。宿舍女生天天淘寶聚美,男生成群結隊dota吃飯喝酒,上課不來家常便飯,幾乎四年沒怎么做過作業,說是去自習基本都是搞對象,圖書館借書率少之又少。想找個共同努力的人太難太難,基本大三大四我都是形影單只...
后來發現,一等院校不是這樣的。學生們天天有自己的規劃,學習認真學,打代碼毫不含糊,校外實踐積極踴躍,圖書館周末也是滿的。別說什么學習無用,大學里學不到知識,別給自己的懶惰找借口!!!
資
源
實
踐
這個最為重點,也是我這幾年感觸最深的地方了。普通院校請不來優秀教授來做講座,招聘會沒有大企業,合作企業更是普普通通,想去埃塞克做志愿者?對不起學校沒有。想看看聯合利華什么時候宣講會?對不起去南開天大吧。
大二的時候去花旗面試,千里迢迢跑到北京發現周圍的人操著流利的英語穿著西服熱情的打招呼,我的心里有一頭草泥馬輕輕拂過,北大人大算什么,還有海外學子。到了北大上課,全班只有我一個非985的。現在在墨大,浙大在貓本都有校友會。。你覺得呢...
后來發現不僅是學校的差距,天津和北京都有巨大的差距。想做互聯網在天津的院校根本沒有好的實習機會,從大二開始混北京,來回城際票都不敢細算。而等我大三大四去互聯網企業實習面試的時候,發現都快被北郵人占領了,這能比嘛。。
升
學
就
業
南開的閨蜜保研到清華,而我們學校保外名額還要自己跟升學學校爭取,這是一個量級嗎?
再說我的辛酸史,申澳洲時發現澳洲認985和211,雙非學校平均分要求85,而985只要75。
這就是輪回,這就是債,高考落下的你得拼命補。你以為只差著工資和名氣隔幾年就能賺回來?事實上差的是見到優質資源的機會和自身的眼界啊!說了都是淚!都是淚!!!
中考寶典君
每年在志愿填報時,大家最為關注的就是選學校還是選專業問題,寶典君認為不同的階層選擇不同,在重點大學冷門專業和普通大學熱門專業之間,建議選擇重點大學冷門專業,主要原因就是上述說的這些觀點,不管是師資還是氛圍都占有非常大優勢,從工作角度來看,企業肯定是更為認可名校畢業考生。如果你確實不喜歡這個專業,那另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