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7月23日電 (董戰群)日前,全國教育培訓綜合體建設研討會在江蘇省宜興市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百家職業院校校長及專業教育培訓機構負責人參會。會上,以“高智”技術為核心的職業教育培訓綜合體受到與會人士關注。
與會的國務院參事室綜合司司長吳潤彪認為“高智”職業教育培訓綜合體值得在城市推廣。在他看來,教育培訓綜合體的建設具有三大優勢:一、加快國家層面對規范社會辦學行為的法制化建設步伐;二、有效推進智慧型、智能化教育培訓集團化、品牌化、規模化的綜合體建設;三、實施資源整合,推動優勢互補,發揮一站式超市服務優勢,助推規范管理確保高效優質,惠及家長、學生。
“目前,中國的教育培訓行業面廣量大,層次多,類型繁雜。”中國成人教育協會常務副會長張昭文認為,經審批注冊的民辦教育機構15.52萬所,各類教育在校生達4301.91萬人,加上成人職業培訓,年培訓規模上億人次,非學歷教育培訓占很大比例。但社會教育培訓同時存在市場小、散、亂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除了需加強法律層面建設外,還需加快推進宜興式的“高智”教育培訓綜合體管理模式建設。
隨著“互聯網+”成為國家戰略,“寬帶中國”、“提速降費”持續推進,4G網絡快速發展,互聯網對經濟社會的影響進入新的階段,網絡已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宜興的教育培訓綜合體管理模式表現在:用一個所閑置的職業學校場地,裝修成不同特色智能化教室,進行統一管理,促成多家培訓機構入住,培訓機構通過當面授課和現代遠程教育、“互聯網+教育培訓”等方式,提升教育質量,擴大教育培訓規模,讓學習者能夠在“一站式”的培訓場地上享受更多、更好的教育培訓和服務,并節省時間和交通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