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是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等基礎科學的原理,結合生產實踐所積累的技術經驗而發展起來的學科。代表性的學科有土建類、水利類、電工類、電子信息類、熱能核能類、儀器儀表類、化工制藥類等等。以上所述主要指傳統工科,此外還有新型工科。
新型工科是指為適應高技術發展的需要而在有關理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學科。
2012年,軟科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工科排名(下文簡稱為“工科排名”)中我國僅有27所高校上榜,世界50強高校中唯有清華大學孤單的身影。日前發布的2016工科排名顯示,我國已有42所國內高校入圍全球200強,其中,有19所高校工科進入世界百強,前20名中我國高校也一舉拿下5席。無論上榜高校數量還是進入20強的頂尖大學數量,回望過去這五年,我國高校的工科發展穩步上升、大有問鼎之勢!
2012-2016年我國高校在軟科世界大學工科排名中的變化
上圖展示了5年以來我國各高校工科名次的總體變化。清華大學的工科不僅在國內最為頂尖,在國際上也有超強的競爭力——2012年清華大學的工科排名已位列全球第40位,而在最新公布的工科排名中,清華大學超過了劍橋大學和哈佛大學,位列全球工科第4,是當之無愧的世界超一流!
經過了五年的飛速發展,哈爾濱工業大學從世界第76-100名上升到第9名,發展勢頭之迅猛不輸清華。東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在2012年時還都在百強開外,今年已躋身全球前30名。此外,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首次上榜就沖入百強,工科實力可謂一鳴驚人。
短短五年間,我國高校工科的問鼎之路借誰之力?依托軟科數據庫,我們將為大家獨家解讀我國高校工科的崛起之路。
軟科世界大學工科排名使用的4個指標中,我國高校工科的強勁實力和發展軌跡淋漓盡致地體現在了“各學科被引用次數最高的科學家數(簡稱HiCi)”、“被科學引文索引(SCIE)和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收錄的論文數(簡稱PUB)”和 “高質量論文比例(簡稱TOP)”這三個指標的精彩表現上。
下圖展示了我國高校HiCi指標方面這五年來的變化,2016年我國有25所高校該單項指標排名位列世界前一百名。其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東華大學自2012-2016年一直位列百強,表現出色且穩定。令人眼前一亮的還有浙江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兩校今年首次在HiCi指標單項中榜上有名就躋身世界50強,首秀相當出彩。
2016工科排名我國上榜高校5年來的HiCi指標變化
通過下圖的數據展示我們可以看到,在這五年以來,我國高校在工科排名PUB單項指標方面持續上榜的就有21所高校!被科學引文索引(SCIE)和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收錄的論文數方面的精彩表現很大程度上助力了中國高校的排名提升。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在這5年間始終包攬全球前4名,清華大學在這項指標上更是一直保持著滿分的表現,足以傲視群雄。今年新上榜PUB單指標世界200強的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東北大學也是交出了全球30名的優秀答卷。
2016工科排名我國上榜高校5年來的PUB指標變化
縱觀下圖展示的5年來TOP指標的風云變幻,中國高校的工科崛起之路不盡相同,在TOP指標上,五年來一直雄踞單榜世界百強之列的高校是復旦大學、蘇州大學和南開大學。其中,南開大學憑借著相當搶眼的高質量論文比例,在今年獲得了TOP指標的全球第29名。今年新入TOP單榜世界兩百強的北京師范大學亦不甘落后,排在世界第47位。
2016工科排名我國上榜高校5年來的TOP指標變化
縱覽五年的工科排名,在我國不斷擴大的世界200強隊伍中,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這6所高校始終雄踞榜單前列,并向世界彰顯著我國一流的工科水平。
我國工科實力的增強,是我國高等教育建設成就的寫照,也是我國社會建設成就的縮影。我國高校的論文數量在世界大學工科排名中優勢盡顯,頂尖人才數量也在迎頭趕上。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高校在高質量論文方面的表現尚顯遜色。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還要讓我國高校更多的頂尖科研成果得到國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