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平行志愿錄取結束后,落榜的考生都會迎來一次“重生”機會——征集志愿。有的考生,因為填好了征集志愿,通過這根“救命稻草”走上了大學之路,免去了復讀和不讀的苦;但有的考生,卻因為征集志愿的填報失誤,給自己帶來了第二次落榜。為了幫助大家填好征集志愿,減少其填報失誤,小編羅列出了征集志愿填報的六大注意事項,給大家一份志愿參考。
1、注意征集志愿的時間和地點
每一批征集志愿時間都很短,一般在一兩天之內,考生要密切關注當地招辦公布的信息;填報志愿的方式都是實行遠程網填報,提前或滯后,網報系統都將處于關閉狀態。有的省份會讓考生到縣市招辦指定地點上網填報征集志愿。錯過了填報時間和地點,都會被視為考生自愿放棄。
2、注意身體條件和特殊招生要求
有些學校征集志愿時會注明,是否走讀,是否中外合辦,是否高收費等,如北京體育大學在各省征集志愿時,都提示考生“對身體條件有特別要求”,華僑大學和西交利物浦大學等征集志愿時也有相關要求。
3、注意分數和專業要求
征集志愿時,一般與本批次前期錄取院校的提檔關系不大。如上海考試院曾提醒考生“該批次最低控制線下考生不能填報征集志愿,征集志愿不實行加分投檔政策。”2009年,福建省二本理科控制線是500分,但是在征集志愿時,有些學校則單獨注明了分數和專業要求:福建農林大學的軟件工程、園林、土地資源管理等專業只允許545分以上的考生報考,而水土保持與荒漠化改造專業因為是農林專業,則允許518分考生填報;福建師大只允許522分以上的考生填報;福建醫科大學只允許559分以上的考生填報。如果考生未達到上述分數要求,其填報的征集志愿為無效志愿。
4、注意征集志愿次數
有的學校征集志愿后,仍沒錄滿,就有可能進行第二次甚至多次征集志愿。這些學校主要集中在三本院校和高職院校。
5、要先查詢錄取結果再填報征集志愿
凡已被錄取的考生不能參加填報征集志愿及征集志愿錄取。填報征集志愿時,有些院校可能尚未辦完錄取手續,考生欲知自己是否被錄取,可查詢省招辦暫時公布的有關考生是“預錄取”還是“院校在閱”錄取結果,凡屬這兩種情況之一的,院校即不再退檔,考生亦不必填報征集志愿,即便填報征集志愿,也將被網報系統拒絕。
6、不能錯填志愿或填報無效志愿
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一定不能錯填志愿或填報無效志愿,錯填志愿或填報無效志愿會直接影響考生的投檔和錄取結果,甚至還會導致落選。
要避免填報無效志愿和錯填志愿,除了要認真了解本省填報志愿的規定和要求,了解填報學校的錄取規則外,還要充分利用“網上填報志愿系統”中的信息校驗功能,發現和糾正無效志愿和錯填志愿。如有的省份,在你填報了錯誤志愿,點擊“提交保存”按鈕后,系統的志愿含義欄內會顯示紅色字體的填報錯誤提示:“無此院校,計劃性質或科類錯、批次選錯”。所以,考生填報志愿時一定不能馬虎應付。
征集志愿的好處在于,考生在知道哪些院校還未滿額的情況下,能更有針對性地填報志愿。征集志愿是考生進入大學的第二次機會,倘若填報錯誤,則會讓自己再次落榜。所以,各位高三黨和家長,填報征集志愿的時候,一定要仔細再仔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