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志愿是許多滑檔和退檔同學的救命稻草,好好填報征集志愿也有機會上到好的大學,考生們不要灰心。下面是征集志愿填報的有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大家要知道已經被高校錄取的考生是不能參加征集志愿填報的,分數達到要求而且檔案處于自由可投狀態的考生才可以參加征集志愿填報。所以在填報前要先查詢錄取結果,看自己有沒有被高校錄取。也可以看填報志愿的網站,如果你能填寫征集志愿,就說明你沒有被學校錄取。大家要及時了解相關招生網和教育考試網公布的征集院校,看哪些院校沒有完成招生計劃。注意看院校和相關專業的具體要求。前面幾個沖刺院校可以參考歷年分數線填報超過考生實際分數15分以內的院校,中間幾個志愿參考歷年分數填報處于本科線和考生實際分數之間的學校,后面一兩個保底院校一定要選擇自己完全有把握上的學校,不論民辦還是公辦,這個時候我們應該以自己能夠上到大學為基本要求,專業注意冷熱結合,千萬不要盲目追求一些熱門專業。
征集志愿是指對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錄不滿額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錄退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招生缺額計劃,考生再根據缺額計劃在當地招生辦填報“征集志愿”。征集志愿和普通高考志愿都是采用平行志愿的錄取模式,所以還是建議考生用沖、穩、保的形式來填報但是一般3種情況下院校會參與征集志愿。第一種是因為投檔生源不足;第二種是因為投檔生源充足,但是因為一些考生不服從調劑或是身體情況與單科成績不符合等原因被退檔,造成的招生不足;第三種是因為院校投檔生源充足,但是后來又追加了招生計劃。
考生填報了征集志愿不一定代表就能上,但是既然有了填報征集志愿的機會,我們就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好好填報,不用掉以輕心。盡量選擇服從專業調劑,上到大學以后還是有轉專業的機會,如果進入學校的調檔線,沒有達到你理想專業的分數線,這個時候就體現出專業調劑的重要性。因為你不知道有多少人和你同時競爭這個學校以及這個專業,有很多高分段的同學因為一些填報失誤,也在爭取上大學的機會,競爭是激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