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填寫以下信息,免費郵寄招生簡章!
演藝學院師生應邀參加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中國影響力”青年導演創作季節目
發布日期:2014-11-14 08:36:21
由電影頻道主辦的“中國影響力”青年導演劇情短片創作季在京落幕。為期半年的活動中,組委會將從全國各地百名青年導演中選拔10名,利用百日創作劇情短片,并最終決出“金羽毛”獎。
在總決賽的比賽日當天,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演藝師生一行133人有幸被邀請到北京九華山莊影視基地參加本次決賽的節目錄制。本次節目錄制是科 德學院演藝學院受邀參加的一次大規模的組織同學參加電視節目錄制的實踐活動,很多同學在節目錄制現場表現活躍,與現場編導,主持人進行了良好的互動,其中 一名2014級社會舞蹈與傳播專業的王子聰同學有幸擔任觀眾評委上臺為參賽選手頒獎。
創作季組委會已招募到全國各地百名青年導演,有的曾出現在戛納國際電影節、釜山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等國際知名獎項舞 臺,其中不乏來自廣告人、攝影師、編劇、電視人、動畫講師、剪輯師、音樂人、記者等各行業的轉業導演,甚至出現了諸如美國新銳導演聯盟這類自發組隊參與的 導演聯盟。
這個比賽創作季活動賽程及優秀作品將在電影頻道播出。優勝者不僅將獲得百萬制作經 費,榮膺“金羽毛”獎,有機會加入北京冬奧會申辦宣傳片拍攝團隊,還有機會加入張藝謀、成龍、唐季禮、馮小寧、胡玫等著名導演的工作團隊,以及得到眾多業 內專家和電影領路人的親自指導。在接下來的訓練中,中國當代著名文學家王蒙,著名導演翟俊杰、唐季禮、馮小寧、張一白、胡玫、陳國星、劉杰,著名音樂人金 培達,著名攝影師趙小丁,著名編劇高璇、董喆,攝影梁明,錄音師陶經,美術師曹久平,演員郭曉冬、鞏漢林、郭京飛、娜仁花,編劇任寶茹、董潤年、汪海林, 音樂人董冬冬、舒楠,以及電影頻道創作部主任董瑞峰和培訓班“班主任”——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趙寧宇等都將陸續走進青年導演訓練基地,為培養具有 中國影響力的青年導演貢獻力量。
節目錄制一開始,當張藝謀、成龍兩大評委相繼出現時,整場的參賽選手和觀眾情緒都沸騰起來,目光全部集中在兩位前輩身上。
張藝謀首先發表感慨“我第一次當導演時37歲,比你們年齡都大!”看著身邊的年輕同行,張藝謀深有感觸。他回憶說,自己28歲才超齡上的大學,畢業時已32歲,一開始是當攝影,直到拍攝《紅高粱》時才當上導演。
張藝謀的回憶引起了成龍共鳴,他也回憶起自己的青年時代:“我年輕時想做最年輕的的武術指導,后來18歲當武指,21歲當導演,拍了53年電影,出了200多部作品,大部分時間都在片場過。”
成龍帶著羨慕勉勵說:“現在是拿個手機、相機都可以當導演的時代,你們比我們那個年代幸福得多,而且有這么多專家指導,你們要好好把握機會!”
張藝謀也贊同成龍的說法。他說,現在導演入行門檻變低,資金也愿意進入電影行業,大家都有機會當導演。但是相比而言,導演行業的競爭也更加激 烈,所以需要拍出有意思有特點的電影。張藝謀提醒青年導演和在場的所有觀眾們:“現在這個時代,你們需要藝術性和商業性并重,不僅要在電影節拿獎,還需要 給投資者商業回報,這樣才能走得更遠。”
張藝謀對青年導演說,中國電影到了一個關鍵時刻,越是機會多,越是需要更優秀的人才,期待這些青年導演中能產生大師。
在節目錄制的間歇,很多同學紛紛表示,這種錄制節目的實踐活動很有趣,以前他們只在電視上看過明星名人,但今天親自參與,雖然不是舞臺上的表演 者或者主持人,但他們對節目的制作過程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也體會到了制作節目的不易。在節目錄制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麥克失音、攝影師器材調 配失誤,燈光錯誤,音響失效,編導協調不利等等,但在發生問題時,各個單位的即時溝通與協調,讓他們看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明白,只有依靠集體的力量 才能出色的完成一項任務。
節目錄制結束后,同學們覺得參與這次節目錄制的實踐活動,對大多數學習影視表演和演出制作管理專業的他們來說,是一次非常好的實踐,他們了解了 現場拍攝所需要的各種器材,以及如何進行場面的調度,拍攝人員如何與觀眾、主持人、演員進行互動等等知識,并進一步增強了他們學習影視與表演等專業的興 趣,通過活動了解了更多的專業知識,增強了學習的興趣,也加強了他們對自己以后可能所從事的工作的了解,堅定了他們的目標。
總之,演藝學院師生已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名牌節目的錄制和大型活動的演出,通過現場觀摩這些大型活動,師生們更加加深了對影視和傳媒行業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