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榜上有名,西南大學更以
65.64分的總分,強勢擠進50強
被評為世界知名大學和中國高水平大學
說到這個西南大學
我們重慶人那真是耳熟能詳
從2005年西師和西農合并已來
西南大學的名氣就漸漸享譽全球
但西南大學到底有多牛X
你知道嗎?
歷史
(1906-2017)
建校111年
西南大學歷史悠久,其最早要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東師范學堂。
到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學院的教育、國文、外文、史地、數學等系與國立女子師范學院合并建立西南師范學院。
農藝、園藝和農產制造等系與1946年創辦的私立相輝學院等合并建立西南農學院。
后幾經傳承演變,到2005年才合并為現在的西南大學。坐擁111年的輝煌歷史也讓西南大學成為重慶歷史最悠久的大學。
現今
2005-2017
現如今的西南大學,主體位于重慶北碚,坐落于縉云山麓、嘉陵江畔。
大學位列國家“211工程”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也入選“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教師培養計劃”。
西南大學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農業部與重慶市共建的全國重點綜合大學。
丨學科丨
作為一所綜合性大學,西南大學學科門類不僅十分齊全,而且還十分牛X!
西南大學現有55個一級學科,涵蓋了哲、經、法、教、文、史、理、工、農、醫、管、藝等12個學科門類。
在這十二個學科門類中,就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9個一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44個一級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此外在西南大學,另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2個,有3個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
設施
說到硬件設施,那絕對是側面衡量一個學校實力高低的最直接方式。
現如今的西南大學建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或農業部重點實驗室10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
此外還擁有"111計劃"創新引智基地3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2個、農業部科學觀測實驗站2個、國土資源部野外基地2個。
國家大學科技園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3個等。
在近五年來,西南大學科研立項數量和經費大幅增長,年增幅均達30%以上。
獲"973"課題、"863"課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重大文化工程項目等國家級項目700余項。
另獲得授權專利800余項,育成動植物新品種30個,出版專著600余部,發表各類論文13000余篇。
"十二五"以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教育部普通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0余項。
人才
上面說了那么多,但一個學校最重要的還是師資力量,西南大學到底如何?
根據西南大學官網上的數據,目前學校有專任教師2921人。
其中教授、副教授1662人,博士生導師近300人、碩士生導師1300余人。
(配圖)
還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1人、資深教授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人、"長江學者"7人、"千人計劃"入選者12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人等。
另外,西南大學還擁有在校學生5萬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近4萬人,碩士、博士研究生11000余人。
在從西南大學走出去的學子中,有些人物絕對是如雷貫耳!
丨知名校友丨
袁隆平
袁隆平1953年畢業于西南農學院,為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1999年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的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
向仲懷
向仲懷 ,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著名蠶學專家,創建我國第一個家蠶基因庫,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吳明珠
吳明珠,中國工程院院士,瓜類育種專家,第一批獻身中國邊疆園藝事業的女科學家。為發展新疆的瓜類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孟安明
孟安明,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教育部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美景
西南大學作為重慶乃至中國占地面積最大的大學之一,其美景也是數一數二。
在西南大學的校園就有四林、五水、十大花園、十大建筑、十大景觀,那景色簡直美爆!我們來隨意感受下,別人家的校園......
丨四林丨
丨五水丨
丨十大花園丨
丨十大景觀丨
西南大學作為重慶兩所“985”“211”
工程大學之一,其牛X之處絕不僅于此
所以...西大學子們呢!?
快來說說你們母校的牛X之處吧
鮮肉君讓你“上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