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亚洲国产精品_久久精品在线免费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www_在线播放精品

最權威的學校,最專業的機構!
特色專業: 動漫設計 學前教育 計算機 會計金融 影視音樂 建筑工程 廣播電視編導 外語 美術設計 國際貿易 工商管理 廣告學 法律 旅游與酒店管理 汽車工程
全國咨詢服務熱線

08:00-24:00

4007-567-088
2025優秀高校聯合招生,學生/家長可以直接電話咨詢,熱線電話:4007-567-088
首頁 > 文科生報考

“雙一流”建設 | 各省都想使出哪些大招??

發布時間:2017-02-26 來源:網絡

 今年1月24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簡稱《實施辦法》)。繼“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簡稱“雙一流”)成為中國高等教育領域備受關注的一項國家重點建設工程。

按照《實施辦法》的要求,省級政府應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基礎條件,統籌推動區域內有特色高水平大學和優勢學科建設,積極探索不同類型高校的一流建設之路。截至目前,已有23個省份公布其未來5至10年的大學發展和學科建設方案,各省的“雙一流”建設可謂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老牌高校依然占據優勢

雖然外界一直關注哪些高校能入選“雙一流”,但在名單遴選確定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數。不過,通過各省的建設方案來看,老牌知名高校以及傳統優勢學科,依舊是地方省區市著力支持的重點。從各省市已經公布的建設名單看,“雙一流”高校及重點、優勢學科名單與傳統的“211”“985”高校高度吻合,這也意味著“雙一流”建設具有很強的延續性,是“211”“985”工程的延伸。

安徽省明確提出“支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山東的積極支持對象“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駐魯部屬高校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工程”。就目前來看,各省份公布的“支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名單確實很多都是原來的“985工程”重點建設項目高校。

在安徽省的高校建設目標中,明確提出“支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山東將“積極支持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駐魯部屬高校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工程”。遼寧的目標是“2020年,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學科建設水平進一步提升,為沖擊世界一流大學打下堅實基礎”。即使在強校扎堆的上海,“985”、“211”高校也是大贏家。上海提出“高峰高原”計劃,2014~2017年預計投入36億元打造“世界一流學科”。在其中的I類高峰學科名單中,21個學科僅有5個學科來自非211工程院校,“211”高校仍占主要地位。

“人才引進和培養”是重中之重

《實施辦法》充分肯定人才的重要性,在各省區市出臺的建設方案中,“人才引進和培養”都是重中之重。只有打造一流師資隊伍,才能為建設“一流學科、一流大學”強基固本。據清華大學信息學院的一位教授稱,作為一線科研人員他對《實施辦法》感受最深的就是“人才成了香餑餑”,“雙一流”建設計劃的進軍號角尚未吹響,各地、各高校的人才搶奪戰已然“一觸即發”。對于高校來說,一方面要從外部引進人才,一方面要保衛本地人才。另有一位高校行政管理人員表示,現在聽說學校有老師評上了長江學者就有點緊張,“因為《實施辦法》提出了‘創一流’過程中人才的重要性,所以挖人的要來了”。

譬如,遼寧將通過實施“高等學校重點學科領軍人才海內外引進計劃”、“遼寧省高等學校攀登學者支持計劃”等系列化的高端人才引進和培養工程,強化高層次人才的支撐引領作用。山東將力爭每個立項建設學科形成2個以上由國家級高層次專家領銜的學術團隊。安徽將重點建設30個省級教師能力發展中心,支持800—1000名優秀青年教師赴國內外一流高校、研究機構和大中型企業開展訪學、研修、實踐等活動。

對于海南等中西部地區高校,在吸引高層次人才方面更是下足了功夫。海南將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樹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以百千萬“候鳥型”人才工程為依托,引進和使用高層次 “候鳥型”人才及團隊。寧夏將支持高校在核定的編制總額內留出20%用于吸引高層次創新人才,鼓勵實施“領軍人才+創新團隊”的精準引才模式,對引進的國內外領軍型創新團隊,自治區財政分別給予1000萬元和3000萬元支持,對頂尖創新團隊實行“一事一議”。

加大經費投入成關鍵詞

加大對“雙一流”建設的經費投入力度,成為各地方案的關鍵詞。在已出臺建設方案的23個省份中,有11個省提出了經費保障,粗略計算在400億左右,不可不謂“大手筆”。

山東省將在“十三五”期間籌集50億資金支持“雙一流”建設,并對每個立項建設的一流學科,按自然科學類2000萬元左右、人文社科類1000萬元左右的標準撥付支持經費。湖北預計每年投入10-20億。河北從2016年起,每年增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專項資金5億元給予支持,連續五年,總計25億元。此外,廣東省擬安排2億元支持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沖擊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值得關注的是,河南省以往常因僅有鄭州大學一所“211”院校為人“詬病”。為改變此局面,河南省出臺《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工程實施方案》,豪砸31億打造“一流學科”。河 南省明確到2024年,5個左右學科進入國家“世界一流學科”行列;10個左右學科進入國內前列,ESI排名進入前1%,或在權威第三方評價中進入前十名 或前5%。在該方案一期名單中,河南大學、河南理工大學、河南農業大學等普通高校有更多的機會競爭“雙一流”。

作為西部欠發達省份的寧夏,將從2017年到2020年,增加高等教育專項資金2億元,用于學科隊伍建設、拔尖人才培養以及寧夏大學西部一流大學建設等方面。寧夏還將對高校新獲批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在建設期內每年給予1000萬元支持,加大對科研人員的激勵力度。

此外,除了地方政府和有關主管部門對“雙一流”建設加大資金和資源支持力度外,各省區市的方案中明確指出,高校要積極拓寬籌資渠道,爭取社會各方資源,廣泛吸納校友捐助、社會捐贈,形成多元支持的長效機制。

重點突出特色學科是王道

《實施辦法》鼓勵各地區突出區位優勢,重點建設特色學科。這也意味著未來國內的高校發展將呈現出多元化、個性化、地方化的特點。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因地制宜正是“雙一流”比“211工程”和“985工程”更為進步的地方。結合本地實際和產業需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特色,重點發展優勢學科和特色學科,各高校才能避免貪多求全、盲目跟風和同質化競爭等原有弊端,形成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良性高校生態環境。

從目前各地出臺的方案來看,教育資源的厚度不同,定位也不同。像山東、遼寧等省份明確提出支持若干所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而海南、安徽、甘肅等省份提出的是“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寧夏回族自治區剛給自己的定位是“西部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在各省區市的實施方案中,立足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及產業需求,因地制宜、推進特色學科建設成為一大亮點。海南省將利用自身生態優勢,重點建設熱帶高效農業、國際旅游、熱帶海洋、熱帶醫藥、島嶼生態、教師教育等學科領域。甘肅將立足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蘭州新區等國家級戰略平臺建設,明確學校發展定位和優勢特色。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遼寧將學科建設與產業振興全面對接,調整學科布局,建立電力裝備、石化冶金、礦山機械、生物制藥等若干個支撐學科群,充分發揮高等教育對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支撐引領作用。

專家觀點

南京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副所長宗曉華:由于“雙一流”建設政策更加重視績效與競爭,入選高校和學科在獲得傾斜投入的同時,對其學術產出的水平和質量、資金分配與使用、目標責任和績效的要求更高。

對于缺乏競爭優勢的大學或學科。獲取這一機會不僅不是贏家,還會成為“負擔”。不同高校合理定位,錯位發展,應該成為未來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常態”。

非“211”高校只要堅持優化學科結構,以特色取勝,還是有機會去競爭“雙一流”的。

政府應對高校進行分類評估和差異化激勵,引導這些高校在各自擅長的領域追求卓越,避免由于對研究型大學科研經費的傾斜投入而對教學型大學產生沖擊,防止整個高等教育系統發生“學術漂移”。

附:21省“雙一流”建設目標及財政支持

山東省:計劃投入50億,建設1-2所世界一流大學,6所高校進入全國百強,50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2030年10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廣東省:計劃投入50億,建設2所世界一流大學,17所國內高水平(理工)大學,此外還要建設110個重點學科。

四川省:計劃建設15所國內高水平大學,30個世界一流學科,100個國內一流學科以及100個去與一流學科。

北京市:預計投入100億,推進高校高精尖創新中心建設計劃,目前已經公布了兩批19個高校高精尖創新中心。

上海市:投入36億建設高峰高原學科,計劃建設20個世界一流學科,180個學科進入全國前20%,建設過程中執行嚴格的監管和動態評估機制。

江蘇省:15所以上高校進入全國百強,10所進入前50,100個左右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國家一流學科數,不低于全國總數的10%;2030年建成兩所世界一流大學。進入全國百強的省屬高校每年新增1億元。

安徽省:建設1所世界一流大學,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和國內一流行列,另外安排70億用于省屬高校,實施高等教育振興計劃。

甘肅省:建設1所世界一流大學,5所國內高水平大學;2-3個世界一流學科,50個國內一流學科,1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2-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陜西省:建設1-3所世界一流大學,5-7所國內高水平大學;50個學科進入國內一流行列。

山西省:建設1-2所國內高水平大學,2-3所區域一流大學。

內蒙古自治區:2020年5個學科進入國內一流;2030年建成2-3所國內高水平大學;2050年再增加2-3所國內高水平大學,建成1所世界一流大學。

湖南省:2020年40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45個左右的學科進入全國前10%;5所大學進入國內一流大學或特色大學行列,2050年4所大學進入世界一流。

浙江省:建設2所世界一流大學,10所高校進入全國前100;50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40個學科進入全國前10%,100個左右學科進入全國前30%,若干學科進入全國前3。

河南省:10年投入31億,5個左右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行列,10個學科進入ESI前1%。

貴州省:5年投入5個億推進區域內大學和學科“雙一流”建設。

河北省:5年25個億,建設3個國內高水平大學以及一批國內一流學科,個別學科進入國際一流行列。

湖北省:每年投入10-20億,2020年力爭10所以上大學進入全國百強,至少5所大學列入國家層面開展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2030年至少2所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至少10所大學進入國內一流大學行列,力爭更多高校進入全國百強。2020年6個以上的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1‰,20個左右進入前200位,70個以上學科進入前1%,在全國學科評估中,排名第一的學科數占全國總數的10%左右,60個左右學科進入前5名,120個左右學科進入前30%。到2030年,湖北高校更多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國內一流行列。到本世紀中葉,湖北世界一流大學和學科、國內一流大學和學科的數量都位居全國前列。

重慶市:力爭2-3所高校躋身國內一流、行業一流大學行列,建成一批在國內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一流學科。

吉林省:投入15億重點支持吉林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江西省:建設1所國內高水平大學,10個學科進入國內一流,個別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行列。

寧夏回族自治區:投入2億元重點建設寧夏大學和6個國內一流學科、10個西部一流學科。

高考分數低老師幫你選學校

根據學生的高考分數、意向專業 為您查找適合你的院校列表, 24小時內短信電話發送給你!
  • 距離2023
    高考還有
  • 100

用戶可通過掃描二維碼實現移動客戶端訪問本站!

免費參觀院校申請
  • 參觀學校
  • 姓名
  • 郵寄地址
  • 聯系電話

版權所有:中教未來(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c)2001-2025 rights reserved www.3848080.com 京ICP備14025495號-5

高校特色專業招生咨詢熱線:4007-567-088

高考200分 高考100分 高考落榜 專科學校

根據學生的高考分數、意向專業 為您查找適合你的院校列表, 24小時內短信電話發送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