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家去哪兒了?
快跟小西一起來看看!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堅持將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社會經濟發展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使命,深刻踐行“學生為本、質量為先、開拓創新、服務至上”的就業工作理念,以人才培養質量和就業競爭力雙提升為重點,以畢業生充分就業和滿意就業雙滿意為目標,推動就業工作內涵發展、質量提升,為畢業生提供高質量的就業創業指導服務。
畢業生數量和結構
?2016屆畢業生共有7507人。其中,本科生5298人,研究生2209人。
?2016屆本科畢業生男生比例高于女生,畢業研究生女生比例高于男生。
?2016屆畢業生生源分布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2016屆畢業生分布在農、理、工、經、管、文、法、哲、史、醫、教育、藝術等12個學科門類。其中,本科畢業生分布在8個學科門類,畢業研究生分布在11個學科門類。
畢業生就業情況
一
畢業生就業率
截止2016年11月30日,2016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6.18%,其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6.07%,研究生就業率為96.42%。
?學院(專業)就業率及升學、出國(境)率
2016屆學院(系)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及升學出國(境)率
2016屆學院(系、所)畢業研究生就業率及升學出國(境)率
?困難學生就業率
2016屆畢業生中共有困難學生2636人。其中,本科生2322人,就業率為97.24%;研究生314人,就業率為96.82%。
二
畢業生就業流向
?就業類型流向
2016屆本科畢業生就業類型流向
2016屆畢業研究生就業類型流向
注:其他包括自主創業、自由職業、應征入伍。
國家地方項目含西部計劃、三支一扶、村官、選調 生等項目。
?就業地域流向
2016屆本科畢業生就業地域流向
2016屆畢業研究生就業地域流向
?就業行業流向
2016屆本科畢業生就業地域流向
2016屆畢業研究生就業行業流向
三
專向就業情況
國家專項包含應征入伍和西部志愿者等;地方專項包含三支一扶、大學生村官和選調生。
四
未就業情況
2016屆本科畢業生未就業情況
2016屆畢業研究生未就業情況
就業質量及崗位類型分析
一
升學、出國(境)情況分析
2016屆本科畢業生分布在57個專業。24個專業升學出國(境)率高于40%;進入“985工程”、“211工程”大學和國家級科研院所深造學習的人數占升學總人數的96.74%,152人進入中國科學院等國家級科研院所;308人進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2+7”院校。
出國(境)的189名本科畢業生,30.16%赴歐洲留學,18.52%赴北美留學;76人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英國愛丁堡大學、曼徹斯特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墨爾本大學等世界排名前50名的大學錄取。
2016屆本科畢業生升學、出國(境)排名率高于40%的專業
2016屆本科生升學到“2+7”院校人數
2016屆本科畢業生出國(境)比例
二
簽約情況分析
?簽約類型情況
企業就業是2016屆畢業生就業的主要流向。本科畢業生簽約世界500強及中國500強、中國民營500強企業的共1035人,占企業就業人數的42.07%。
335名研究生進入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等高等教育單位和科研院所工作,占教育、科學研究類就業總人數的64.18%。267名研究生進入國家、省市、地方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業廳(局)、林業廳(局)、種子管理站、畜牧技術推廣中心等單位從事技術與管理工作,占農、林、牧、漁業及公共管理、社會保障類就業總人數的61.10%。343名研究生在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新希望集團等500強企業就業,占企業就業總人數的36.22%。
?簽約地域情況
2016屆畢業生就業人數流向居前十位的省份(直轄市)為陜西、廣東、北京、山東、江蘇、河南、河北、上海、浙江和山西。
?薪酬福利情況
2016屆本科畢業生起薪主要分布在3000-4000元之間;畢業研究生起薪主要分布在4000-6000元之間。
?崗位與專業相關度情況
2016屆畢業生簽約崗位和所學專業相關度總體較高,“非常相關”和“相關”占86.85%。
畢業生就業發展趨勢
一
畢業生就業率穩中有升
2014屆至2016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保持在90%以上,畢業生就業率穩中趨升。
二
畢業生升學人數和質量快速增長
2016屆本科畢業生升學人數較2015屆增加了115人;考取“985”、“211”和國家級科研院所人數增加了115人,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2+7”院校的人數增加了40人,本科生升學人數和質量快速增長。
三
畢業生出國(境)深造人數逐年增加
2016屆畢業生出國(境)深造人數達257人,較2015屆增加了19人,畢業生的出國(境)深造人數逐年上升。
四
自主創業人數持續增加
2014年學生參與創業實踐153人,注冊企業22家;2015年學生參與創業實踐354人,注冊企業50家,2016年學生參與創業實踐507人,注冊企業79家。參與創業實踐人數將繼續增加,畢業生的自主創業人數將持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