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高考磨一劍”高考是許多考生都期待的事,但是高考成績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考生高考失利了但填了錄取志愿,最后被某個學校錄取了,但是卻不愿意去讀大學,這樣的情況會對考生有什么影響嗎?
就大部分省份來講,考到大學不去上對考生來說總體上有一點小小的影響,總體來說影響不大,考生在已經被高校錄取的情況是是不會再被其他高校錄取的了,也就意味著放棄去上大學可能得選擇復讀重新高考,但是復讀的壓力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得住的,考生要三思而后行。一般來說高校的學籍注冊都是在開學進行,有時候即使本人沒去也會被抓冊,這也就意味著假如你選擇復讀再次高考可能會面臨雙學籍問題,因此考生最好寫申請并且打電話告知高校,以便高校更合理的安排。此外在《河南省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明確指出不履行志愿錄取的考生會被記入考生的個人誠信檔案,這樣的規定會對考生造成比較大的影響。當然這個規定就目前來說尚且只在河南省推行,但是考生被錄取了最后卻選擇不去上大學,從實質上講是一種占用教育資源的行為,會影響到高校的錄取計劃。
答案是因人而異,作為一個復讀的過來人,我得很負責的告訴想要復讀的考生,你得做好復讀一年可能還沒有上一年成績高的情況,那么假如復讀一年還沒有結果該怎么辦,一年時光就是白費了,與其這樣還不如選擇讀大學,在大學里面努力考研,往前走的路總比回頭路要好一點。復讀的人一定要有很強的毅力和信念,當然一年的時光也可以很好的改變一個人,“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事在人為,拿一年時間來沉淀也不是不可以逆襲,從事物的兩面性來講復讀都是有好有壞,關鍵點在于個人是否愿意是否可以承擔這個責任。
大學很重要,它是一個嶄新的起點。讀書可以改變命運不是一個假命題,而是真正可以實現的,但是這一切都得基于你有書讀,那么考到學校不去上,無非就是選擇復讀,要不就是工作,簡單來說這兩條路都很難,高考競爭也越來越大,所以能讀大學大家還是要讀個大學,這樣能更好的步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