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校園,繁花似錦,綠蔭如海。
五月的湖師,生機盎然,生氣蓬勃。
在這美好的時節,學校先后召開了兩次重要大會:一是五月十日,“湖北師范大學申博工作動員大會”勝利召開;二是五月十八日,“第十三次本科教育教學工作會議”勝利召開。“兩次大會”主題鮮明,著眼2024/2025“兩年時間”,就“打贏申博攻堅戰”和“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兩件大事作出了部署,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兩次大會”:在接續奮斗的歷史進程中體現自強不息
“爭博點”。長期以來,學校始終將博士點立項與“雙一流”建設,列為學校發展的重中之重、首要之首,并為之不懈奮斗。2013年,開展學科特區立項建設,沖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2014年,獲批與華中師范大學結對開展化學等專業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工作。2017年(更名湖北師范大學的次年),編制《“十三五”博士點立項建設方案》,將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化學、數學列為校級博士點立項建設學科。2018年,編制《2018-2023 年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方案》。當年8月5日,接受省專家組評審后,湖北省學位委員會批準學校開展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立項建設,教育、化學、中國語言文學3個學位點)。2020年12月,與華中科技大學簽訂學科建設合作協議,華中科技大學協助學校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化學學科開展博士點立項建設。2021年,學校“十四五”規劃正式提出到2025年力爭實現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博士學位授權點的突破,并制定了《博士學位授予單位與博士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
“兩次大會”緊追不舍,瞄準目標不放,在“三年行動計劃”期滿之際,無縫對接,跟蹤出臺《申博攻堅兩年行動實施方案》,就2025年打贏申博攻堅戰提出路線圖。
“創一流”。“十三五”以來,學校抓住重大政策機遇和發展重要窗口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國發〔2015〕64 號)》《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實施意見(鄂政發〔2016〕75 號)》等文件精神,扎實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2017年印發《湖北師范大學“雙一流”建設實施方案》,提出了“一流大學、一流學科、一流學院、一流碩士學位點”的建設目標。2018年1月,省教育廳、財政廳、發改委公布“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學科名單,學校正式被確定為“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學一級學科被確定為“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學校正式進入湖北省“雙一流”建設行列。2018年3月,學校編制并提交了《湖北師范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建設方案》。2018年11月,印發《湖北師范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項目管理暫行辦法》。2019年9月,啟動“一流學科建設經費項目庫”建設,完成 2019年一流學科建設項目立項評審,批準立項12個一流學科建設項目。2020年,學校開展“雙一流”建設中期自評,“雙一流”建設中期績效得到評估專家的充分肯定,達成了既定的目標。2021年第十二次教育教學工作會議和本次教育教學工作會議,全面系統部署“創建一流本科教育教學”工作,堅持不懈向縱深推進“雙一流”建設工作。
“促轉型”“強特色”。學校立足“地方性、應用型、特色化”辦學定位,提出了“313”轉型發展思路,“313”轉型發展有效推進。“信息與通信專業集群”形成了“1234”課程體系;“光電子信息專業集群”以省級產業計劃項目和專業改革綜合試點項目為抓手,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藝術專業集群”實施基于“面向課改 + 突出能力 + 學生為本 + 實踐取向”的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音樂學院)和學業—職業—行業”直通的人才培養方案(美術學院)。機電學院成為整體轉型試點學院,形成了“一條主線、二個體系、四個模塊”的人才培養模式。社會工作專業實施以培養社工實務能力為中心、彰顯地域文化特色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構建了“三結合”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體系。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彰顯地方旅游和職業教育特色,人才培養方案應用型特征明顯。在轉型中,重視產業學院建設。2023年,立項建設綠色化工與新材料現代產業學院、語言服務現代產業學院、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現代產業學院、智能機器人產業學院、電子信息產業學院、鼎利現代ICT 產業學院、先進材料產業學院、現代元宇宙數字產業學院、柏斯音樂文化產業學院等9個首批校級現代產業學院。
通過實施轉型戰略,學校實現了傳統教學型師范院校向教師教育特色彰顯與應用技術型大學協調發展的轉變,走立足地方、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特色興校道路;同時繼續保持和鞏固“教師教育類”專業傳統優勢,教師教育專業堅持為基礎教育發展服務,以卓越教師實驗班項目為平臺,開展與中小學、地方教育管理部門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學校本科師范底色、教師教育特色更加強化。
在“爭博點,創一流,促轉型,強特色”的接續奮斗中,學校一步緊跟一步,一年接著一年,從沒有一刻的停頓,更沒有一絲的懈怠,湖師人“自強不息”精神在新時代、新征程煥發出強勁動力!
“兩次大會”:在教育強國的使命擔當中體現湖師作為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學校黨委始終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人才培養中心地位,明確“特色鮮明、國內一流、高水平的師范大學”奮斗目標,踐行“四大理念”,打造“五個湖師”,實施“六大戰略”,努力開創事業發展的新局面、新境界。今年“兩次大會”,依然緊扣“爭博點,強特色,創一流,促轉型”發展任務,號召全體師生要繼續奮斗,要用“湖師作為”的奮斗成果交出“強國建設,教育何為”“教育強國,高校何為”的時代答卷。同時,李宏書記在總結講話中強調三個方面:
要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堅定不移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推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給教育帶來諸多嚴峻挑戰。學校要更加突出從國家利益的大政治上看教育,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站在黨和國家事業后繼有人的戰略高度,辦好新時代本科教育,培養堪當重任的時代新人。
要深刻把握教育的戰略屬性。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在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超前于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15年。其根本道理就在于教育具有基礎性先導性作用。學校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辦好師范教育為第一職責,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本科教育為本,努力創建特色鮮明、國內一流、高水平的地方應用型師范大學,為湖北先行區建設和教育強省建設交出“湖師答卷”。
要深刻把握教育的民生屬性。堅定不移促進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師生員工。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一定要善待學生、善待老師,善待本科教育,多到師生中間去,多到本科教學一線去,多措并舉解決本科教育教學中“四個投入不足問題”,千方百計辦好辦強本科教育,辦有特色和一流水平的本科教育,讓學校發展紅利惠及師生,增強湖師人的幸福感、獲得感。
“天下之事,慮之貴詳,行之貴力”。
“爭博點、強特色、創一流、促轉型”是我們共同繪就的美好藍圖;“審核評估2024年工作要點”和“申博攻堅兩年行動方案”是我們共同奔赴的行動指南。我們已經站在了歷經五十周年的新起點,踏上了建設一流大學的新征程。本科審核評估、師范專業認證、申請博士授權,既是大局、也是全局;既是大事、也是要事;既是當前硬核任務、更是關系到學校未來發展的關鍵一招。盯住一個節點,抓住一次機遇,就能躍上一個臺階,開創一個新局,帶來一片希望,這已經在學校事業發展的歷程中反復得以證明。我們一定要目標一致,團結一心,奮力一搏,一定要將貫徹“申博工作動員大會”精神與本次“教育教學工作會議”精神結合起來,一定要把加快實施和完成“十四五”規劃任務與超前謀劃“十五五”規劃結合起來;一定要把申博工作與學校現階段的各項發展任務結合起來;把“以申促建、以申促改”與評估“以評促建,以評促改”結合起來,做到相互交融、實現雙向奔赴;一定要秉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赤城,進之以猛、持之以恒的韌勁,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定力,秉毅守志、砥礪前行的自信,用新的卓越賡續湖師榮光,用辛勤勞動托舉湖師夢想,用奮斗之筆描摹更加燦爛的湖師畫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