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高校開學之際,今年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招生、錄取而來的全國各級各類普通高校的本科新生,都將分別就讀于該新目錄中的506種本科專業之一。
近日,上大學網對《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中的506種本科專業目前在全國各本科高校中的布點情況,進行了初略的統計和排名,制作成了《上大學網中國大學最愛的本科專業排行榜》,榜單顯示,近八成的中國本科高校開設了英語專業,布點前十位的本科專業分別為: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電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藝術設計學、旅游管理和工商管理。
上大學網通過對布點高校最多的55種本科專業進行分析和對比,發現高達77%的本科大學開設了英語專業;管理學和工學最為熱門;傳統學科或知識背景要求寬廣的專業容易開設;985高校領銜主設和清華大學執熱門之牛耳;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平均月收入技能型專業較高等幾大主要的本科專業設置現象。
英語專業布點最多,高達77%的本科高校開設
2013年5月初,教育部公布的《2013年具有普通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高等學校名單》(不含港澳臺高校),公示名單中2013年具有高招資格的普通本科院校共有879所、經國家批準設立的獨立學院共有287所。我國目前存在的獨立學院一般指本科層次的二級學院,這就意味著目前全國本科大學總共有1166所。
據上大學網在本榜單中的統計,目前全國共有903所大學開設了英語本科專業,占我國本科高校總數的77.4%。其余布點最多的本科專業依次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869所)、市場營銷(838所)、國際經濟與貿易(745所)、會計學(649所)、電子信息工程(632所)、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617所)、藝術設計學(601所)、旅游管理(599所)和工商管理(594所),而且這十個專業的布點數占目前全國本科大學總數量(1166所)的比例均超過一半。
英語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第二語言,其母語使用者人數也位居全世界第三,僅次于漢語和西班牙語。然而,在中國現階段,小學中高年級、初級高級中學和大學教育的全部學程階段,英語科目的學習和考試伴隨著每一名中國學生。從小學普通的期中期末考試,到中考、高考(微博),再到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直至研究生招考,對中國任何一名學生來說都是必須經過的一道道關卡。所以說,超過3/4的中國本科大學開設英語專業不足為奇。
榜單同時顯示,目前全國共有556所高校開設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比英語專業的布點學校數少347所。然而,同屬于文學-中國語言文學類的相似專業——漢語言本科專業,據上大學網統計,目前僅有59所本科高校開設。
管理學和工學最為熱門,合計多達28個本科專業入榜
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的專業名單顯示,該新目錄管理學門類下設專業類9個、共46種本科專業;工學門類下設專業類31個、共169種本科專業。
在《中國大學最愛的本科專業排行榜》列舉的55個專業中,屬于管理學門類的專業總共12個,在該學科門類中占比26.1%,其中就有5個居于本榜單前十名,分別是市場營銷、會計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旅游管理和工商管理五個專業;屬于工學門類的總共16個,在該學科門類中占比9.5%,前十名只有2個。在本榜單中,其次的為理學門類9個、藝術學和文學門類各5個。
與此同時,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里的12大學科門類中,哲學、歷史學、農學和醫學四大學科門類下無一種專業進入本排行榜單。究其原因,主要和這些學科門類下設的專業種數相對較少有關系,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個、共4種本科專業;歷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個、共6種本科專業。同時,這也與當今社會上對文史哲學術氛圍、農業技能技術和醫學人才培養周期較長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認可,甚至誤解等不無關系。
《上大學網中國大學最愛的本科專業排行榜》中12大學科門類專業分布情況
傳統學科或知識背景要求寬廣的專業比較容易開設
榜單顯示,英語、漢語言文學、法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日語、經濟學、化學、物理學等傳統學科門類下的基本專業,在本科高校中一般容易申報和開設。因為這些專業基本上都是學科基礎比較成熟、繼承性較好和社會需求相對穩定,所以布點數量相對來說會比較多。
同時,諸如市場營銷、藝術設計學、工商管理、自動化、行政管理、新聞學、思想政治教育等專業,本科生培養一般都要求學生具備跨學科、多領域的知識背景,最好能到達“博學多識”。這些專業在民間一般俗稱為“萬金油”專業,大學生剛畢業一般“什么都會一點,但啥都不精專”。因此,這些對師資專業水平要求不高、設置成本相對較低的本科專業,一般比較容易申報和開設。
以市場營銷專業為例,該專業業務目標就是“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市場營銷與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相近的工商管理專業亦是如此。
對任何高中生來說,首次聽說“自動化”這樣的專業恐怕都會有些“云里霧里”。該專業是一個集理、工、文、管多學科交叉的寬口徑工科專業,具有“控(制)管(理)結合,強(電)弱(電)并重,軟(件)硬(件)兼施”的鮮明特點。而且該專業就業面非常寬廣,只要是自動化技術應用的相關行業領域都可以招聘該專業畢業生。
9月14日中午,江西撫州臨川二中的高三學生雷某用尖刀割破了自己班主任的頸動脈。事后雷某潛逃。
兩天后的9月16日,雷某在上海向警方自首。
案發前一天,雷某因上課玩手機被孫老師叫去談話
臨川二中分為新老兩個校區,事發校區為新校區。臨川二中在新校區共有6幢教學樓,都側對著正門,排成三排兩列。高三學生共有2600多人,分為36個班。
臨川二中教師的辦公室全都設在進入正門左側的辦公樓里。為了方便教學管理,學校在教學樓每層空出了一個教室用作老師的臨時辦公室。
兇案就發生在中間一排靠校門教學樓的一層臨時辦公室里。
按照臨川二中高三年級的學習安排,只有“周六下午會少上一節課,周六晚上沒有晚自習,周日下午沒課,其他時間都要正常上課,從上午7點半到11點50分,再從下午兩點半到6點,晚上則從7點到10點”。
9月14日,周六,中午11時26分左右,臨川二中高三(29)班學生劉洋(化名)坐在教室里聽生物老師講課。這是上午的第四節課,也是最后一節。
“砰!”(29)班教室隔壁的臨時辦公室傳來一聲響動。“聽著像是有人在拍桌子。”劉洋回憶當時的情景時說。緊接著,一個人影從辦公室跑了出來,飛快地從教室窗外掠過。“隔得太遠,也沒看清是誰”。
不到半分鐘后,一位老師沖到教室門口,神色驚慌,對正在給劉洋上課的生物老師喊:“辦公室出事了!”
“我們以為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就都過去了。”但當劉洋來到隔壁辦公室門口時,眼前的一幕讓他駭然。平時教他們化學的孫老師倒在地上,手捂著脖子,全身浸透在血泊之中。
劉洋意識到剛才逃跑的可能就是行兇者。此時已經過去一分多鐘,兇手完全不見了人影。在隨后的通報中,劉洋才知道,行兇者就是高三(30)班的同學雷某。而孫老師正是雷某的班主任。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師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雷某行兇前曾在辦公室來回進出多次。“他進辦公室的時候低頭站在孫老師面前,像是認錯似的。”但該名老師確認,兩人始終沒有交談。該老師在當天稍早的時候離開辦公室,在他離開的時候并沒有見到雷某,他猜測雷某可能是躲在旁邊的男廁所里。
案發時,辦公室里除了孫老師外還有一位姓余的數學老師。孫老師坐在靠門口處,而余老師則坐在與他成對角線的另一個角落上網。然而由于桌上堆滿了書籍,余老師并未目擊行兇的過程,直到孫老師倒地,他才沖到劉洋所在的班級門口求救。
據相距不遠的高三(28)班的一位學生回憶,事發后不久,臨川二中的校長和高三年級長分別趕到了現場。救護車和公安隨后趕到。據臨川二中校行政辦公室主任熊海水介紹,孫老師在學校就不治身亡,當天晚上尸體被送往殯儀館。
事發后,各班的老師要求學生坐在教室里。“我們知道發生事了,但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一名學生表示。
事件的直接導火索可能出現在案發前一天。
雷某的一名同班同學林敏(化名)告訴記者,9月13日晚自習的時候,雷某曾被孫老師叫到辦公室,但談話細節不得而知。在9月13日早些時候,雷某上課玩手機,孫老師沒收了他的手機。據記者了解,臨川二中規定,學生不得將手機帶進教室,但住校生被允許在宿舍使用手機。
據林敏回憶,第二天,也就是案發當天,整個上午,雷某都沒有出現在教室。而當天上午第三節課的時候,孫老師還到班上檢查了上課紀律。沒想到這是他見孫老師的最后一面。
當天上下午第二節課的時候,有老師到班級宣布了上午發生的事情,林敏“感到很震驚,完全懵了”。
截然不同的口碑:老師敬業,學生貪玩
在中國青年報記者的采訪中,被害者與嫌犯,老師和學生,孫老師和雷某在學校里有著截然不同的口碑。
9月16日中午12時,臨川二中的學生們結束了上午的課程,涌向食堂或是校外。臨川二中的校園廣播也適時地開始廣播了。這一天,幾乎所有的內容都是來悼念孫老師。不斷有學生在學校廣播臺點歌送給已經去世的孫老師。學校廣播臺亦向全校學生發起征集給孫老師送祝福的活動。
劉洋告訴記者,孫老師一米七五的個子,身材中等偏瘦,平時總是笑瞇瞇的。他是高三(30)班的班主任,平時負責教授化學課程。據一名熟悉孫老師的人介紹,孫老師1981年出生,現年32歲,結婚才兩年,家里有一個9個月大的女兒。
作為化學老師,孫老師身兼給三個班授課的任務,劉洋的班級就是其中之一。多名學生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孫老師上課水平十分不錯。“除了幾個尖子班,我們班的化學成績一直是數一數二的。”劉洋稱。孫老師自己的班情況也很類似,一名鄰班學生稱,自己班的老師總是拿他們班和孫老師班比,“我們班化學考試,只有十幾個能及格,他們班能有三四十個”。一名復讀的學生則表示,曾在孫老師班上短暫地上過課,“感覺對我的化學幫助挺大。”
林敏告訴記者,孫老師十分敬業,幾乎每天都是來得最早、走得最晚。“我們6點半到7點之間到學校,來的時候幾乎都能看到他在辦公室。”剛上高二的時候,林敏所在的班級和另一班級合并成了現在孫老師帶的班,而孫老師也是從那時開始做班主任的。林敏稱,這一年來孫老師給班級帶來的改變很大,“上課講話睡覺的人少了,班級紀律也好了,班級的成績也好了。”
撫州市委宣傳部提供的事件通稿顯示,雷某自稱是因為上課玩手機、遲到等被班主任孫老師批評,不滿其嚴格管理,而心生怨恨。
雷某的一名同班同學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孫老師對學生要求的確比較嚴格,但并不粗暴。林敏告訴記者,如果有學生違紀了,他會讓學生去做十幾個俯臥撐以示懲罰,“不過說的時候也是開玩笑似的,我覺得不能算體罰。”林敏說。對此,其他班上的同學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他們覺得這沒什么不合適。“學生犯了錯,他跟你講道理,從來不說臟話罵人,更不會動手。”劉洋說。
相比起孫老師,學校里對雷某的評價要糟糕得多。
林敏告訴記者,雷某學習成績中等偏下,平時上課時經常玩手機或者睡覺。此外,他還熱衷于一款名為《英雄聯盟》的網絡游戲,只要一有時間就會去網吧玩。
另一名同班同學稱,雷某與同學之間沒有什么沖突,也不打架,關系也還不錯。“就是喜歡玩,不讀書”。
而教師對雷某的評價,可以用惡劣來形容。
一名教師稱,有一次考試中,雷某用手機作弊,監考老師發現后要收繳他的手機。雷某隨即與監考老師發生了沖突。“他一手搶手機,另一手掄起凳子就要砸過去。”該名教師說道,“那個監考老師說,當時他的眼里有兇光。”監考老師無奈把手機還給了雷某。
另一次,孫老師將雷某叫到辦公室。“他剛進辦公室就把桌子啪啪啪拍得震天響。”該名教師說道。
另據臨川二中一位教師介紹,雷某與家人之間也有矛盾。雷某是江西省余干縣人,并非撫州本地人。原本他和姐姐、母親一起在學校附近居住。他母親陪讀照顧姐弟倆的衣食住行。姐姐原本亦在臨川二中念書,今年順利考上了一所福建的大學。據該名教師介紹,雷某從高二起就不想再繼續念書,然而迫于家里壓力沒有退學。今年早些時候,和母親發生矛盾,“母親也不在學校附近住了,他好像是一個人住。”
師生們不認同“高考名校壓力大”的質疑
事發后,“管理嚴格,產生積怨”把輿論引向了對學校教學管理方式的質疑。
據臨川二中官方網站上介紹,臨川二中是“江西省優秀重點中學”和首屆“江西十大榜樣學校”。臨川二中學生高考(微博)成績一直位居江西省同類學校前茅,每年臨川二中考到二本線及以上的學生都能有2000多人,其中有十數人能考上清華北大等頂尖名校。同時,臨川二中也以“管理嚴、教風良、學風好、校風優、質量高”聞名于省內外。
臨近的臨川一中成績更為出色。在2013年的高考中,有兩名學生并列江西高考文科第一名,一名學生奪得江西高考理科第二;全省文理科前10名中,該校有10人,一本線以上該校共有1656人,二本線以上該校共有3002人。
一中和二中的輝煌履歷鑄造了臨川的“高考神話”。經常有江西周圍縣市,乃至外省的學生慕名而來。雷某的情況就是如此。
據了解,學校每個年級都會根據生源狀況不同分為“零班”、“快班”和“普通班”。“零班”學生的高考目標至少為211高校,爭取985高校;“快班”的學生高考至少能上二本的學校,一個班會有二三十人上一本;“普通班”的學生則以二本為目標,一般會有兩三個考上一本。據一名學生介紹,一般而言,一個年級會有4個“零班”,“快班”數量略多于普通班,隨著人數的擴招,“快班”和“普通班”的數目也會相應增加。“零班”人數文科在30人左右,理科在60人左右。“快班”和“普通班”人數相差無幾,基本都在60~80人之間。孫老師所帶的班級就是一個理科快班。
對于“管理嚴格,產生積怨”的說法,臨川二中接受采訪的師生不以為然。一名教師認為管理方式都是一樣的,雷某行兇只是一個個案。他表示,雷某以前的表現證明了他的性格有些問題。
還有學生認為,每個班都會有不聽話的孩子,雷某就是其中之一,至于為何會走到殺人這步則不得而知。
“老師和學生有多大仇?”事發后,臨川二中一名教師對著她的學生語帶哭腔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