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主招生院校要想讓自己的招考在專業、公平的前提下選拔出有創新潛能的人,關鍵是由行政主導的自主考試模式向專業主導的自主考試模式轉換。
近期,一些高校自主招生面試中“神題”頻現,讓公眾稱奇,不少媒體也對此發表了評論。筆者認為,對于“神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仍有追問的必要。
出現“神題”的根本原因在于,當下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試雖然自主,卻不夠專業。中國高校自主招生已走過10年歷程,卻始終是計劃招生體制下的一個小口徑的自主。同時,由于大學的行政化管理體制依舊,高校自主招生在評價、管理、規范、程序等方面發育不良,要么步子跨得過大或過小,要么跨的方向不對。“神題”便是高校自主招生在自主有限、專業不夠狀態下的自然外顯。
“神題”出題人鼓勵創新思維,考察應變能力的立意并沒有錯,從大方向上看是有利于讓考生從應試圈子里跳出來的。然而,這些出題人由于沒有相應的專業經歷,無法通過專業的、可操作的、可評估的方式實現他們的立意,這才是自主招考人員遇到的真實難題。
事實上,除了“神題”之外,現有的自主招生考試還存在其他問題,而多數問題都出在行政主導而非專業主導上。各自主招生院校要想讓自己的招考在專業、公平的前提下選拔出有創新潛能的人,關鍵是由行政主導的自主考試模式向專業主導的自主考試模式轉換。
專業的考試意味著,考務的每一個崗位都應由專業人員承擔,未獲得相應崗位專業資質的人不得參與相應的考務工作;每一道程序都是專業的,逐一消除考試中各個環節的隨意性;每一個細節以專業的標準和行為規范為依據,在遇到爭議或不同意見時,用專業的標準判定是非,而不是依據行政指令行動。這才是減少差錯、提高考試質量的大方向。在專業的考試中,無人掌握絕對的權力,考試過程中的各部分責任與權力有明細可操作的劃分,專業人員有在其職責范圍內不受任何行政權力干預的權力。主管部門和社會公眾可以對考試過程進行有效的監督和問責,若不遵守這些規則,就要被踢出局。
歸根結底,專業主導并非不要行政參與,但必須劃清專業與行政的權力邊界。唯有如此,高質量的自主招生考試才是可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