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14年北京高考不足60天,新增題型"微寫作"的"橫空出世"成為廣大高三師生關注的熱點話題:為什么要考微寫作,微寫作怎么考,怎么教?記者近日與高中教研員、特級教師、一線老師面對面,聆聽他們的看法、困惑、期盼、建議和提醒,真切地感受到微寫作來臨之際,鼓勵學生"說真話",文章要寫得"接地氣",是老師們的共識。
■澄清——微寫作不等于小作文
在北京市的高考說明中,微寫作是這樣描述的:"考查學生運用精練的語言描述事物、表達觀點、抒發情感的能力。"對于微寫作以這樣的面孔出現,北京四中語文組徐冬杰認為,較之以往一道作文試題傾向于考查學生表達觀點的說理能力,考查方向明確而單一,微寫作側重考查描寫、抒情等能力,各有側重,形成互補,有助于全面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特別是在大作文繼續承擔原有的考查功能的情況下,微寫作可以側重考查針對實際生活應用的寫作,比如倡議、勸說和啟事等。
其實,早在微寫作提出之前,小作文早已有之。比如2011年江西高考卷中的小作文:"參照下面魯迅先生的畫像,結合你對魯迅的了解,刻畫你心目中魯迅的形象。要求:(1)使用第二人稱,側重肖像描寫。(2)運用比喻、排比兩種修辭手法。(3)結構相對完整,語言簡明、連貫、得體。(4)不少于200字。"但是,這類小作文在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高三語文教研員紀秋香看來,它更多考查的是語文的功能性,與北京提出的微寫作強調應用性、綜合表達,源自實際生活交際的需要是有區別的。
紀秋香的觀點,深得順義區教育研究考試中心語文教研員、特級教師劉德水的認同。他表示,微寫作是適應現代生活節奏的一種新的寫作形式,是今年北京高考緊密和學生生活結合起來的指導思想的具體體現,是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作文修養的新的平臺,與過去的小作文更多是從語文考試及命題技術角度來設置試題,出發點是有所不同的,目的是要讓學生聯系實際去解決生活中遇到或可能遇到的問題。
而北京十一學校教師、海淀區語文學科帶頭人雷其坤則把增加微寫作看成是增強語文學科的實踐性的表現,"因為這樣能夠使語文貼近生活,更加突出語文的工具性。"
■困惑——增了微寫作,題量會減少?
"增加微寫作,貌似字數不多,但學生壓力大了。"北京市京源學校語文教師王晨陽坦言,由于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學生很少接觸應用文體的寫作,因此,盡管只有短短的150~200字,可能也需要占用學生不少時間。在采訪過程中,紀秋香等幾位老師也表示了同樣的擔憂。
"大作文的字數雖然減到了700字,實際上學生可能得不到什么‘實惠’,因為他們在平常的訓練中已經習慣了寫800字文章。"紀秋香告訴記者,同樣寫800字左右的作文,如果是在一篇文章中一氣呵成,那么占用的時間相對較少。現在把作文考題設置成"一大一小",審題、構思對學生思維的沖擊、思維的轉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考試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可能會對考生不利。
北京工業大學附屬中學高三語文教師王曉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微寫作的分值是10分,相應的寫作時間,平均來說應該在10分鐘左右,僅從要求寫作的字數來看,寫200字文章的時間大概需要4~5分鐘,所以對于微寫作,學生基本沒有太多時間進行構思,必須快速完成,否則就會影響后面的大作文。"但這道題又是有一定要求和難度,想拿高分也不是十分容易,學生會不會在這里糾結,影響了其他題目的作答呢?"她表示了自己的擔憂。
采訪中,有些老師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法:既然微寫作在考查語文的應用性、展示學生綜合寫作素養方面有其獨特作用,需要在考試時間上予以保證,那么可否減少其他試題,以免出現時間緊、做不完試題的情況。對此,劉德水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判斷,有關題量的大小,北京教育考試院高考命題組會充分考慮,他同時強調,歷年來北京市還沒有出現過為數較多的學生完不成考題的情況,老師們不必為此擔心。
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由于考試說明中對微寫作的寫作要求太過抽象,指導性意見不明確,很多老師在教學中不敢大膽突破,怕劍走偏鋒,他們急切希望出臺一份明確的判定標準。
■提醒——"宿構"幾乎不可能
以往的考試中,有些考生為獲取高分,往往先背上幾篇范文,考場上再改頭換面,掐頭去尾。這種伎倆,早被判卷者所"痛恨",因為文章的主體結構,主要思想都是別人的。此次新增的微寫作,是否給學生留下了宿構的可乘之機呢?"幾乎不可能,一定要從源頭上剎住這股風。"紀秋香肯定地說。而對于這個問題的看法,被訪老師一致認為"基本沒有可能"。
"主要的原因是每一篇微寫作都貼近現實生活,設置了一個具體的情景,針對某件事就事論事。學生要根據情景解決問題,考查重點可能是描寫、議論或抒情三點合考,也可能是分別考某一點或兩個點,命題比較靈活,猜題沒有意義。"雷其坤解釋說。
他同時提醒大家,微寫作的核心是要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思維水平。碰上某一類型的題目,學生要學會思考如何去完成它,一定要"真實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不說假話、空話和套話"。
王曉軍對此極為贊同。她認為,微寫作不僅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是對其思維能力的考查。這可從北京市2014年各區縣期末試題微寫作的題型設置中略見一斑。"海淀區的試題是從給定的2013年度熱詞中,選擇并闡明你選擇的漢語年度詞語的理由;東城區的試題是借鑒閱讀中的表現手法,‘有描寫和抒情’地‘寫一段表達你自己某一種情感的文字’;朝陽區的試題是‘敘述和描寫,有一定的評價’地寫出老師辦公室‘安靜’或‘熱鬧’的特點。"王曉軍介紹說,從上述幾題就可以看出,微寫作題型靈活多樣,沒有模式套路可循,想宿構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