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考是新一輪高考改革的支點
李德銘
新學考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兼顧了學生和高校的選擇權,有效推動更加公平的考試評價。
《甘肅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于日前發(fā)布。方案以建立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為目標,將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以下簡稱新學考)納入到高考體系,成為撬動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支點,進一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深化高校招生體制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新學考作為高校考試招生和評價高中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制度,有利于高中學校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改進教學管理,同時有利于高校科學選拔適合學校特色和專業(yè)要求的學生,促進高中、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有效銜接。
新學考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新學考實行“合格性考試(簡稱合格考)+選擇性考試(簡稱選擇考)”的模式。其中,合格考實行全科開考,包括普通高中國家課程方案規(guī)定的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等14個科目。設置合格考可以督促學校將每個學科的課時開足開齊,克服片面追求升學率和學生偏科現象,全面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為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奠定基礎,也為高校綜合評價選拔人才提供了依據。考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或等級的形式呈現,避免了以往考試科目以分數衡量、過度強調甄別選拔的做法,減輕了學生“分分計較”的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新學考規(guī)定成績不合格的比例不超過當次當科考生總數的2%,98%的通過率降低了學生的“過關門檻”。合格考實施“學完即考”的辦法,幫助學生盡快“甩包袱”,把精力投入到選修課程的學習中,將進一步減輕學生的學業(yè)負擔。
新學考兼顧了學生和高校的選擇權。選擇考實行“3+1+2”考試模式,即:高考統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學生可根據自身興趣、志向、優(yōu)勢和高等學校招生要求,在物理、歷史中選擇1門為首選科目,再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中選擇2門為再選科目,共選擇3門參加選擇性考試。“3+1+2”考試模式打破了舊高考只有文理兩種選擇的限制,滿足了學生根據自身學業(yè)狀況和發(fā)展意愿進行多樣性選擇的需求,為學生依照個人興趣自由選擇修習科目和未來高考填報志愿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空間。這種考試模式為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選擇考首選科目“2選1”中,物理是自然科學類專業(yè)的基礎性學科,歷史是哲學社會科學類專業(yè)的基礎性學科,兩個科目分列設置既能契合高校專業(yè)培養(yǎng)人才的需要,同時,高校按照物理、歷史科目分列招生計劃,又能有效對接傳統高考文理分科模式,有效保障舊高考與新高考的平穩(wěn)銜接,還能減少選擇科目組合的數量,為中學選課走班教學管理減小壓力。新高考的選考模式既有利于高校對選考科目相同的專業(yè)實行大類招生培養(yǎng),夯實學生共同發(fā)展的學科基礎知識,又可以滿足高校對選考科目不同專業(yè)的學生進行多樣化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學生和高校之間實現多次多元互選的新高考制度是對新時代中國教育發(fā)展方向的探索與實踐。
新學考有效推動更加公平的考試評價。新一輪高考改革賦予新學考更高的管理標準和更全面的評價功能。首先,新學考被明確為國家教育考試后,加強了考試管理標準,考務組織向高考看齊,做到“考試安全有序、成績真實可信”,起到了為新一輪高考制度改革平穩(wěn)落地保駕護航的作用。其次,新學考包含的合格考和選擇考兼有標準參照和常模參照兩項評價功能。合格考試成績既作為學生高中畢業(yè)的依據,也作為統一高考前高校分類招生綜合評價錄取的依據。選擇考則是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高校分類招生實行綜合評價錄取可以提前分流一批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群體,起到了減輕高考作為“獨木橋”的壓力;選擇考成績按等第呈現成績,有效緩解舊高考“分分計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等負面影響。錄取時,將等級成績轉化為分數計入高校錄取總成績,保證了招生的公平性。最后,新高考改革建立起的新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標準,將倒逼高校和中學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對高校來說,將極大地促使高校努力加強專業(yè)建設,提升專業(yè)辦學質量,由學校影響力競爭變?yōu)閷I(yè)競爭,為高校招生選才提供更加公平的良性競爭舞臺。對中學而言,合格考和選擇考的雙標體系,為中學教育提供了不同維度和角度的評價,不僅可以衡量中學實際教學中的“長板”,同樣可以衡量教學中存在的明顯“短板”,促使學校不斷改進教學管理,優(yōu)化課程設置,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滿足學生發(fā)展需求,培養(yǎng)素質全面的高質量人才。
(作者單位:甘肅省教育考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