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學院與民辦大學的區(qū)別!" />
民辦大學已經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很多年了,大家或多或少都對民辦大學有一些了解。獨立學院也有20年左右的歷史了,不過獨立學院的數量遠沒有民辦大學多,所以大多數人對獨立學院這個名詞還是有些陌生的。獨立學院與民辦大學有一些相似之處,很多人把民辦大學和獨立學院弄混了,以為兩者是一樣的,但是兩者還是有很大的區(qū)別的。獨立學院與民辦大學的區(qū)別!
獨立學院:
獨立學院,是指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也屬于是民辦教育部分,也是獨立學院與民辦大學相同的地方。獨立學院屬于公益性事業(yè),依法享有民辦教育促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規(guī)定的各項獎勵與扶持政策。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獨立學院的統籌規(guī)劃、綜合協調和宏觀管理。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qū)域內的獨立學院工作,依法履行職責。中國第一所獨立學院產生于1998年,以蘇州大學申辦,蘇州大學教育發(fā)展基金會投資的蘇州大學文正學院成為標志。在創(chuàng)辦初期,這類機構統稱為“二級學院”,后期則稱為“二級學院”或“獨立二級學院”,對申辦高校的“依附性”是它們與生俱來的基本特征,國家鼓勵轉設,或并入母體。
民辦大學:
民辦高校指的是企業(yè)事業(yè)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面向社會舉辦的高等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其辦學層次分專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包含獨立設置的民辦高等學校和獨立學院。民辦大學一般是由民間組織也就是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出資創(chuàng)辦的大學,這也是民辦與公辦的本質區(qū)別。并且,民辦大學的學費也是比公辦大學高出一些的,民辦大學無論是辦學、校園建設還是購買教學設施,一切學校所需都是由學校創(chuàng)辦組織自己出資,而民辦大學沒有國家扶持,主要的經濟來源就是學生的學費,所以收費要高一些。
獨立學院與民辦大學的區(qū)別:
民辦高校是按照民辦教育促進法設立的,而獨立學院是教育部行政規(guī)章設立的。獨立學院一定是本科,而民辦高校專本科都有。獨立學院一般都是掛靠某個公辦大學獨立設置的學院,所以舉辦方一定是普通高校與某個社會組織或力量共同辦學。民辦大學則完全是由社會力量組建的,獨立辦學,獨立的校園,獨立頒發(fā)畢業(yè)證書。兩者相比較,民辦大學相對來說更獨立一些,有自己的辦學方針、師資、校名和領導組織機構。獨立學院一般設在某個大學名下,很多獨立學院都與掛名的大學同在一個校園,名義上是獨立學院,但是很可能并沒有脫離本校的管轄,辦學方針和教育模式,甚至是校園及教學設施都是共享的,也可能有師資等方面的共享和交流,而民辦大學就沒有這方面的優(yōu)勢。
兩者發(fā)展的時間也有差別,第一所獨立學院設立于1998年,以蘇州大學與蘇州大學教育發(fā)展基金會舉辦的中國第一所獨立學院,蘇州大學文正學院,而民辦高校已經有30余年的發(fā)展歷史。截至2020年,全國的民辦大學共有530所,獨立學院241所。兩者的辦學性質其實差不多,獨立學院屬于公益事業(yè),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民辦大學也是如此,不過民辦大學完全由社會組織或個人創(chuàng)建,沒有其他高校的知識。很多民辦大學都是采取校企合作模式辦學的,學科也更貼向合作企業(yè)的行業(yè)領域,可以說是為企業(yè)培養(yǎng)人才而發(fā)展學科,也有一部分民辦高校由中外合作辦學,開展留學教育。獨立學院則不同,獨立學院發(fā)展學科專業(yè)更貼合母校,或者說本來就是母校的某個二級學院拆分出來的專業(yè),這樣可以共享母校的教育資源和設施,因此獨立學院的起點是很高的。
兩者也有相同之處,都是企業(yè)法人性質,有獨立的財政體系,自付盈虧,處于全部自費狀態(tài)。但是獨立學院有共享母校資源這一方面是很多民辦大學所不具備的,所以很多民辦大學會與多個國內外的知名大學有合作,以此來提高自身的影響力和教育實力。不過,獨立學院雖然比較依賴本校部,但是獨立學院依然實施相對獨立的教學組織和管理,獨立進行招生,獨立頒發(fā)學歷證書,獨立進行財務核算,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能獨立承擔民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