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海軍招收飛行學員工作辦公室招飛檢測組抵達山東濰坊,開始對前期初檢預選合格學生進行身體心理全面檢測和政治考核。
此次體檢共有近300項體檢內容,是招飛中最重要環節,由海軍招飛辦、海軍總醫院海空勤體檢中心組織實施。包括眼科、外科、內科、耳鼻喉科、心電圖、化驗、B超、X光等,還有轉椅——模擬飛行能力測試環節中的前庭檢測等極具招飛特色的檢查項目。體檢合格后,學生們還將接受心理品質檢查和政審,同時在高考中必須達到指定分數線,才能進入招飛的“最后一關”——定選復查和專家面試。
據悉,海軍總醫院海空勤體檢中心組建29年來,醫務人員平均每年在外出差5個多月,展轉數個省市行程1萬多公里,為海軍選拔了一大批高素質飛行人才。經中心體檢合格的學員,在入學后的復檢中,優秀率均保持在98%以上。他們瞄準航空醫學科技前沿,加快檢測設備更新換代,研發了動態視力檢測與訓練儀、裸眼隨機點立體視覺功能檢測儀,先后申報國家專利6項,編寫了操作規范和使用手冊,為實行分類精準招飛打下堅實基礎。
該中心還建立“雙人交叉檢查”制度,擬制《海軍飛行學員醫學選拔分類標準》,制定涵蓋艦載機飛行學員的《海軍招收飛行學員醫學鑒定標準(試行)》,建立完善“具有海軍特色、適應艦載要求”的招飛體系,填補了我軍在招收艦載戰斗機飛行學員體檢標準上的空白,樹起了海軍總醫院“招飛人”的響亮名牌。
相關鏈接
筆者從海軍招飛辦了解到,海軍招飛體系瞄準“具有海軍特色、適應艦載要求”抓建,主要培養艦載機、轟戰機、殲擊機、運輸機飛行員、領航員和通信射擊員等班次學員。海軍飛行員按“3+2”模式實行5年全日制教育,前3年在海軍航空工程學院完成科學文化、軍政基礎等教育訓練,第四、五學年在海軍航空兵學院完成初教機、高教機航空理論學習,飛行訓練及畢業設計。高考成績優異者,還可成為海軍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招收培養的“雙學籍”飛行學員,既享受軍隊院校飛行專業學員的全部待遇,又能接受中國頂尖學府的文化熏陶。2016年7月,海軍2013年招收的首批10名“雙學籍”飛行學員,已經順利拿到軍地高校同時具印的畢業證書和分別頒發的學位證書,目前正在海軍航空兵學院學習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