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僑報》報道,中國留學服務機構啟德教育集團18日在北京發布《中國留學市場2016年盤點與2017年展望》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低齡留學熱度的不斷升級,留學生選擇專業更加多樣化,但與此同時,名校錄取率在下降,申請名校的難度不斷增加。
中國家庭留學需求進一步擴大并下沉延伸
中國已經連續幾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2015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達到52.37萬,目前,中國留學生在多個國家(美、澳、英、加、法、德、日、韓)穩居國際生占比首位。
《2016美國門戶開放報告》顯示,2015/2016學年留美人數再創新高,首次突破一百萬,其中,32%來自中國,同比增長8.1%。盡管從2010/2011學年開始,中國赴美留學人數的增速逐年放緩,但中國已連續7年成為赴美留學最大生源國。
隨著中國經濟多年的積累,人才競爭的加劇以及根植于中國人心中教育改變命運的觀念,留學早已成為中國大眾化的教育選擇,這種趨勢已不斷向工薪家庭延伸。這一點從生源地域的分布上也有所體現:除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之外,二、三線城市已逐漸成為留學市場的重點,且留學選擇已開始呈現向四線城市滲透下沉的顯著趨勢。
中國留學生低齡化趨勢增強
中國留學生不僅數量持續增長,其結構也出現不少變化,其中低齡化的趨勢格外引人注目,高中生和本科生的數量在增加。
啟德教育數據顯示,2016年,目前出國讀碩士依舊是過半中國學生的選擇,出國攻讀碩士及以上學段的學生比例為56.4%,出國讀本科的學生占比為27.7%,出國讀初高中的學生占比達到7.5%。
低齡化趨勢已不可阻擋,數據顯示,2012-2016年,意向出國讀本科、高中及以下學歷的中國學生占比增加了13%,增至36%。其中,出國讀本科的中國學生增幅明顯,達到11%-14%。讀高中及以下學歷的人數也呈逐年遞增的態勢。而出國讀碩士和博士的中國學生占比則增速放緩,趨于平穩。
同時,《2016美國門戶開放報告》顯示,2015/2016學年,在美攻讀本科學位的中國學生人數已連續第二年超過了攻讀研究生學位的人數。2016年啟德教育集團的統計數據顯示,赴加拿大留學的低齡學生(本科、高中及以下)比例已接近75%。
低齡留學趨勢增強的原因多在于因為國外教育和考試制度相對寬松,考核指標相對多元,更注重培養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參與等。其次,在國外讀高中也為日后申請世界名校占得先機,國外很多高中是世界名校的搖籃,每年為美國著名高等學府輸送大量生源的美國中學被中國人稱為“小常青藤”。此外,中國家長希望提早將孩子送出國讀書,從而提升語言能力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同時,隨著留學低齡化趨勢加劇,越來越多的中國中產家庭意識到,通過攻讀預科和橋梁課程可以幫助小留學生更加順利地過渡到學位課程,因此預科和橋梁課程也備受中國家長的追捧。據統計,截止2016年,全球預科教育市場金額達14億美元,其中半數預科課程由劍橋教育集團、INTO教育集團、Kaplan國際學院、納維集團和Study集團這五大私營教育機構提供。
英國A Level課程為國際通用,提供的預科課程最為豐富,市場占有率過半。但美國的大學也看好國際預科市場,正迎頭趕上。
中國留學生的專業選擇更加多樣
中國學生出國留學時往往選擇熱門且比較擅長的商科,但近年來,在專業選擇上多樣化的趨勢有所增強。
數據顯示,中國留學生中,2015年選擇出國讀商科的意向仍然最多,占比達到41.2%,同比增長了2個百分點。但攻讀理科和社會科學的學生占比分別增加了3%和2%,達到13%和7%。想要讀醫科的學生上升最明顯,占比已達到5%。
與此同時,盡管中國學生在大學科的選擇上愛扎堆,但是在細分專業的選擇上已開始呈現多元化傾向,選擇也會考慮到目的國的優勢學科。比如,去法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中有60%會選擇頗具“法國特色”的管理類專業,如奢侈品管理、旅游與酒店管理、酒類管理、供應鏈管理、文化與藝術管理、體育管理等。而去德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中,約45%選擇理工科類專業,中國學生選擇較多的五大工科專業為:機械工程、電氣工程、計算機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工程。
赴美的中國留學生也越來越理性,扎堆的現象有了一定改變。在2016年赴美中國學生選擇的專業中,商業管理仍為最熱門專業,占24.3%。工程學其次,占18.6%;數學與計算機占14.1%。同時,藝術類、英語語言、健康管理等以往不是中國學生青睞專業的選擇人數也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漲,藝術類專業增長最多,達6.5%。
名校申請難度上升
與持續增長的留學生人數相對應的,是逐年下降的名校錄取率。美國常春藤聯盟2010-2016年的官方數據顯示,其本科錄取率從整體上看正呈下降趨勢,7年間8所常春藤盟校的本科錄取率基本上下降了2%-8%左右不等。
不僅是美國,其他國家的頂尖名校也不例外,2016年澳洲八大名校也相繼提高了入學要求,澳洲頂尖名校對于國內“雙非”大學(非985、非211)的本科生來說正變得“高不可攀”。
此外,不少中國學生熱選專業的申請難度也在提升,今年不少澳洲名校的商科、經濟類專業很早就出現了快速滿位的情況,而包括薩里大學、利茲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在內的多所英倫名校也提高了金融會計及其他商科類專業的錄取要求。
令準留學生喜憂參半的還有各國頻出的新政。2016年6月,新的美國大學申請系統CAAS開放使用,目前已有90余所院校加入該系統。2016年對于美國留學考試來說也是不平靜的一年,新SAT考試上線,轉考ACT的中國學生有所增加,然而延考、成績取消的意外狀況時有發生,無形中提高了美國本科申請的難度及不確定性,早規劃、早準備、早考試成為應對這些突發狀況的最好方案。
同時,由于中國學生申請美國頂尖院校硬性分數的“水漲船高”,以及目前申請學生所呈現的軟性背景的雷同性,獨特且能體現專業度的軟性背景活動或實踐經歷越來越成為中國學生申請美國頂尖高校的加分項,如海外名校的夏校項目、專業度較高的國際游學課程、高含金量的學術論文或國際競賽經歷等。
另外,面試開始逐漸成為各國高校考察國際學生的重要方式。越來越多美國學校開始增加面試環節,除了傳統的Skype面試、招生官來華面試、校友面試等形式,也出現了很多新的面試形式,如在網申系統中嵌入面試錄像環節,不少第三方機構或者學校代理機構也開始承擔院校面試的實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