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英國留學的同學身在國外,就要學會在國外生存,學會適應當地的環境和生活。初到異國他鄉的時候,可能會碰到很多的文化沖突,下面李玲芬老師(電話及微信:18001399853)為大家支招,希望同學們可以盡快適應英國的新環境。
1.要精通廚藝,會做自己愛吃的中餐。
2.要學會隨時隨地跟別人微笑,但不要被商人的微笑所蒙蔽了,注意上當受騙。
3.要在講英語時忘掉漢語的習慣,別講中式英語;但在說漢語時,也別以帶英文習慣、說英式中文而自豪。那只能說明漢語的基礎還需鞏固。跟華人同胞見面也不要劈頭就講英文,好像是在過招兒。
4.要直率,要改掉中國人拐彎抹角的習慣。但要學會洋人的委婉。
5.不要帶著傳統教學方法的框杠來上英國的大學,那會很被動。
6.要抵抗起個蹩腳的洋名的誘惑。不必學著別人,非得張三就叫山姆張、李四就叫西蒙李或莎莉李、王二麻子就叫馬修王。不了解歷史和文化,也許10年以后你才發現自己竟然跟某個臭名昭著的人物同名。但是,當你被洋人叫拼音名字時,你要準備好,對各種奇怪的叫法都得答應。
7.在工作方面,要看清這里的社會分工格局,看清自己的位置,不要總期望還能有在國內時那樣的職位。但是,也不能完全喪失了自我。若您是以國內大學教授的身份來到這里,我勸您最好別屈就自己到餐館打工,畢竟為民族培養優秀人才要有價值的多。
8.不要一味崇洋,但是也不要妄自尊大,總拿北京上海的大城市標準來跟這里的窮人水準相比。外國確實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學習。但是國外的好東西,學到中國也不見得依舊精彩。同時中國文化也有很多方面可以發揚到國外,同學們一定要借機讓洋人了解中國文化。
9.在國外生活,要入鄉隨俗,盡量西化,別抱著舊皇歷跟環境格格不入。但是也不要以為通過自身的努力,自己就可以變成洋人。更別以為自己就是國際人了。
10.學會應對各種情況,也不必總想著自己是華人,那會把生活搞得太敏感,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經常會有同學覺得在國外受到歧視,比如有外國朋友跟你講什么東西是中國制造,有時候只是一句玩笑,沒必要上綱上線,這種情況大可以以英國食物為題回敬,大家一笑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