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教育國際化能給低齡留學熱降溫嗎?
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小別離》,讓低齡出國留學再一次成為熱議話題。據教育部統計的數據顯示,在2015年52.37萬的出國留學人數中,低齡留學生便占了一半以上。而多個機構也向稱,留學低齡化現象在深圳尤為明顯。
在國外名校進駐深圳合作辦基礎教育以及深圳大力推進國際化學校規劃建設的趨勢下,深圳家長學生是否還青睞低齡留學?面對升溫的留學熱潮,家長與孩子如何考慮、作何選擇?就此話題,記者進行深入采訪。
聚焦1
深圳學生為啥青睞出國讀中學?
機構稱國內競爭激烈催生留學低齡化
“我準備讓孩子直接到美國念高中,這樣可以提早融入當地環境,為進入美國好大學作準備。”家長戴先生說,其孩子目前在市高級中學讀初中。在國際學校擇校巡展上,戴先生早早趕到,目的是想詳細了解如何選擇美國高中。記者在當天的巡展上發現很多初中生甚至是小學生身影。家長張女士的女兒目前在讀小學三年級,她更欣賞美國等國家的教育理念,肯定會送孩子出國讀書,目前糾結的是到底是初中還是高中出去,“我身邊不少朋友也跟我有一樣的困惑。”
據中國與全球化智庫最新發布的《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5)》顯示,與2012年相比,2015年出國讀高中的學生比例從17%上升到27%。超過1/3的學生計劃出國讀高中。
“深圳名校初二、初三學生家長對出國留學,特別是高中階段出國留學高度關注。”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家長接觸的信息更多,思維更開闊。此外,深圳競爭激烈的中考環境,也成家長們選擇高中出國留學的重要誘因。對于大部分深圳考生來說,能夠進入一本升學率90%以上的“四大名校”(深外、深實、深中、高級),就意味著有很大的機會能考上國內的優質大學。然而,考上“四大名校”卻不容易。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四大名校”共提供學位3712個,其中面向深戶、非深戶的分別有3112個、600個。而中考報考人數中,深戶、非深戶考生分別約為32700人、35100人。這意味著,深戶考生能夠進入“四大名校”的機會不到10%,而非深戶考生錄取率僅為1.71%。面對激烈的中考競爭,相當一部分家長將目光投向海外高中。
“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家長將目光投向國際教育,其中深圳比例高達45%,并有快速增長的勢頭。與其他地區相比,深圳家長對于美國高中的關注度更高。”該負責人說。深圳本地的學生中,出國出境讀中學的比例占到15%,“這在全國各大城市中是比較高的。主要因為本地不少家庭的經濟實力都很不錯,再加上深圳的學生對外界接觸比較多也比較早,所以留學意向受自身經歷和周圍人的影響比較大。”
聚焦2
深圳學生是否會優先選擇家門口“留學”?
多個家長表示條件允許優先出國讀
在深圳低齡留學火熱的同時,近些年深圳基礎教育國際化步伐正在加快,其中不乏國際名校的身影或背景,記者獲悉,多個區也都在大力推進國際化學校規劃建設:龍崗區在“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在龍崗大中心城、坂雪崗科技城、坪地國際低碳城三個重點區域規劃建設3—5所國際化學校;寶安區將積極推進國際學校建設,擬劃出教育用地用于建設1所國際學校;在今后兩三年,光明新區將積極籌建外國語學校,并創造條件,引進民營資本創建國際學校落戶光明……
對于深圳加大國際化學校建設步伐,不少家長表示歡迎。“如果真的可以將國外名校的課程、師資等優勢資源引進來,讓孩子在家門口享受純正的國際教育,那還是值得期待的。至少多了個選擇嘛!”家住龍崗的王女士說。
欣賞美國等教育理念的張女士則表示,如果經濟等條件允許,她更傾向于送孩子出國就讀中學,“教育很需要環境,去國外就讀,在享受優質課程、管理的同時,更重要是接觸國外文化,結交朋友圈,真正感受、甚至融入當地的文化、環境。這點如果在國內的國際學校就讀,即便課程啥的跟國外學校一樣,但覺得文化氛圍上還是會打折扣。”
記者采訪六位初中生家長,其中四位與張女士的想法大致相同,表示會優先選擇去國外就讀,享受整體教育環境,“引進國外的名校來合作辦學,給孩子多了個選擇是好事。但是否真的能辦出與其本校相同的水平還需要打很大的問號。家長在這方面會有信息不對稱,很難評判,出國就讀可能會更直接。”家長黃先生說。另有兩位家長則表示會觀望、考察家門口的國際學校。“如果真能辦出高水平,在家門口讀也會考慮,畢竟孩子太小出國生活,家長不太放心,而且出去的費用不低。”一位家長說。
某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內家長不放心孩子過早出國留學,但又想享受國外優質教育,在此需求下,近些年國外優質學校進入國內一些城市合作辦學的趨勢加強。“通過辦學或者其他方式,把西方精英教育精髓帶入深圳乃至中國,讓家長、學生多了選擇,這是好事。”該負責人說。她指出,對于那些不能承受海外留學高費用,但又想讓孩子體驗國外教育的家長來說,選擇國內優質的國際學校是個選擇。但如果想感受原汁原味的國外精英教育,還是建議出國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