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數對于考生來說,就像韓信點兵,自然是多多益善,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考取頂尖的學校,享受更好的教育資源,才不會辜負我們十余年的寒窗苦讀。但是如果因為棋差一著,導致高考分數不理想,最終卻是大專也沒考上又該怎么辦呢?
高考沒有考上大專,確實是一件令人煩心的事情,但是也不是沒有解決的措施,不需要就此一蹶不振。解決措施之一就是選擇復讀,一般情況下復讀后參加高考的成績會比去年高很多,由于經歷了無學可讀的地步,知道了不好好學習的下場,復讀之后會由別動學習變為主動,增強學習的自主性,一年的耕耘終會有豐厚的匯報;其二就是成人高考,但是這條路一般不建議高考生去選擇,因為成人高考的含金量低,社會企業的認可度也不高,對于高考生來說,完全沒必要;其三就是接受網絡教育,形式雖然靈活,但是需要很高的自律性以及自我管理。至于其他選擇,肯定還有,但是并不建議高考生去選擇。上述的三種方式還是建議選擇復讀,至于最終的選擇權,還是在自己手里。
首先我們要了解高考跨省是按什么來錄取的,即是依照省內控制線來錄取。剛入大一的同學有過了解可能會發現,兩個人高考成績相差三四十分,卻能分配在一個班級,這會讓高分的同學感覺很不公平。其實這就是因為,一個院校,在不同的省份招生的錄取分數線是依據其招生省份的情況來確定的,高考大省例如河南考生480分,就很可能與黑龍江考生380分分配在一個班級。所以說是不建議去外省就讀的。
當然不可以,考試成績是一名考是是否被院校錄取的唯一標準,而非金錢。如果說在早年我國法律體制不是很完善的情況下,極個別的花錢上學的情況是可能存在的,但是隨著我國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別有用心之人所鉆的法律空子也不復存在,花錢上學的事情已經被嚴格杜絕。更何況這是違法的事情,今年的成績不好,未達到錄取要去,完全可以復讀明年繼續參加考試,絕對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