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寒窗苦讀十二載,只為一朝魚化龍。寒窗苦讀了十二年,只希望自己能夠在高考這個重大考試中金榜題名。甚至于高考結束后也不惜花時間去研究報考的學校,但是還是沒能報上。同為寒窗苦讀,怎么愿意甘拜下風。內心總會有不滿、不甘與無奈。如果真的出現沒有報考上的情況,該怎么辦呢?下面將詳細展開說說。
寒窗苦讀十二載,結果有人喜有人憂。憂愁的人可能在想我要做些什么才有學校錄取我呢?下面為大家提供一些建議。
等待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是院校招生人數未達到要求,而再次向外招生。征集志愿算是最后一次補錄,可以和同批次的考生填報志愿。
參加高考補錄。高考補錄是高考正常錄取順序結束后,部分院校進行的第二次招生錄取,和征集志愿不一樣。高考補錄是彌補以前在高考招生中隨意將考生調動的情況中顯現出的不足而出臺的新型報考方式。
參加下批次的志愿填報。
留學。在家庭經濟允許的情況下,可就讀國際本科大學,拿國外大學的本科文憑。
復讀。再參加一次高考,以新的分數報考學校,同時吸取經驗教訓。
就業工作。
參加自考。
參加成人高考。
報考的學校沒考上的原因主要為被退檔,退檔的理由便是那幾個。
分數過低,沒達到學校的招生要求。
報考的學校不保護第一志愿。同樣的分數,同樣的學校,別的考生可以考上那個學校,你卻不行,大概率是因為你填寫的不是第一志愿,填報的學校不是平行志愿,不保護第一志愿。
報考人數太多,學校名額已滿。
分數不低,但是有分數比你高的分報考了相同的學校。
仔細查看目標院校的招生章程,弄清楚提檔比例、調劑要求、專業要求等方面的詳細情況。
理性評估自己的成績,在不考慮復讀的情況下,爭取本科的志愿征集和專科批的志愿填報。
按照“沖穩保”來填寫志愿。沖選3個,選擇分數位次比自己稍高的學校。穩選4個,選擇分數位次稍低于自己的學校。保選3個,選分數位次明顯低于自己的。
填寫志愿的時候選擇服從調劑,給自己留一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