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學生學習生涯中一個比較重要的轉折點,每年在志愿填報的時候,會有部分學生和家長擔心如果沒有被錄取怎么辦呢,下面小編給大家進行解答,大家可以了解。
1.參加征集志愿
考生如果在第一次志愿填報的時候,沒有被錄取的話,可以選擇參加征集志愿。在每一批次結束后會有一些學校沒有招滿進行第二次招生,考生要抓住這次機會,及時關注本省的教育考試院的官網公布的征集志愿的時間、征集志愿的學校和專業等信息,及時填報。
2.選擇復讀或者學習技術
考生如果是在全部批次都錄取結束了還沒有被錄取的話,也不用擔心,有兩種出路,大家可以了解,首先,可以選擇復讀,需要找可以復讀的學校,總結自己在之前學習上的不足進行改正,認真學習,不斷的提升自己,需要注意的是選擇復讀的學生可能會承受一些心理壓力等,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其次,可以去學校一門技術,像計算機、汽修等,有一技之長,認真學習,積累經驗,以后的發展也是不錯的。不管以后是上學還是參加工作,都要認真學習,時刻保持學習力,學習力代表未來。
1.自由可投
自由可投表示該考生的檔案沒有投出去或投出去后又被學校退檔,如是被學校退檔,考生可以看到最后一次院校退檔的理由。
2.已經投檔
已經投檔表示省招辦已將檔案投給了院校,但院校還未下載投檔信息。
3.院校在閱
院校在閱表示院校已下載了投檔信息,正在審閱考生的電子檔案。并不表示考生已經被錄取,省招辦投給院校的檔案一般多于招生計劃數,院校通過閱檔后還要退出不予錄取的考生檔案。
在志愿填報的時候,一定要了解具體的學校招生章程的內容,招生章程一般包括學校的全稱地址、辦學類型、退檔情況、加分政策、身體健康狀況等內容,每年在填報志愿的時候,會有部分同學因為分數、外語不符合、身體原因等不符合學校的要求等被退檔,所以,考生在填報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大家可以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