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對于每一位高考生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如果報考失誤或是被不想去的學校錄取了的話該怎么辦呢?如果不去的話又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呢?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1.如果全省錄取或本批次錄取尚未結束的話,可以找到該院校招生辦,申請退檔,這樣一來學校可以進行補錄避免浪費,同時也可以避免考生因為錄取而未報到造成的信譽不良。
2.如果全省錄取工作已經結束了的話,就不能再要求學校退檔了,如果不打算去報道的話,也一定要保存好錄取通知書等相關證件,保證以后復讀的時候能證明自己不是在校生。
3.如果已經報道了,但是如果想要復讀的話,就要讓學校注銷學籍,然后才能參加高考報考,因為在校生是不能參加高考的。
1.個別省份或地區,會被記入誠信檔案個別省份或地區對于被錄取不去讀上學這種情況,會記入個人誠信檔案,因為這畢竟是一種浪費高校招生名額的行為,但大部分省份和地區是理解考生的,一般不會記錄什么誠信檔案。 如果該考生明年繼續參加高考,在高校錄取中會略有不同,但這種影響微乎其微。例如考生A和考生B取得了同樣的高考分數,且語數外三門科目分數也完全相同,兩人報考相同學校的相同專業,只有在這種情況下,誠信檔案才會發揮其作用。
2.當年不會被其他高校錄取。根據教育部規定,考生被錄取后,高校和考生都不得以任何理由退檔。考生今年也不得再填報任何志愿、不得再被其他學校錄取。大學開學后,若考生逾期未報到,相當于自動放棄,學校將對考生作自動退學處理。
其實被錄取后而選擇不去讀這種情況總的來說影響不大,但是還是建議各位考生,如果被錄取在能接受的情況下,最好還是選擇就讀,因為一來復讀的壓力非常大,不是一般人能夠忍受的,如果選擇復讀就要承受比常人更大的壓力;二來每年的形勢政策都在變化,盡量要將不確定性降到最小,復讀一年只會增加風險。但如果自己已經下定了決心,那么也不必再猶豫,相信自己能夠取得最好的成績,大膽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