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榜二字總令人傷神,但也是無奈。高考歷來就是競爭牢籠,考生一人抵無數,單槍匹馬,只為得稱“分數英雄”。錄取是“分數英雄”的佐證,落榜是“分數英雄”的敗績。這是高考中大家給自己的標記,為贏、也為己。但,未被錄取也不一定是敗。
高考沒被錄取還有上大學的機會,只是要從新出發,制定規劃路徑。一般而言,高考是普通學生的升學的最好途徑,因為,含金量高、學習氛圍好、發展機會多。高考獲得的學歷是全日制本科學歷,學校的學習氛圍濃厚,學生在學校受到文化的熏陶,畢業后有更多的工作機會,職業升遷快。但是,高考沒被錄取的學生,只能另覓他法,擇道升學。
社會上有種升學形式是,自考。高考落榜生如果沒有被錄取,可以試一下自考。自考是國家承認學歷的,??埔韵?包括專科)的學生提升學歷的一種方式。高中落榜生也可參與考試,獲得相應的學歷。不過,雖說是上大學的一種方式,但學生的學歷是非全日制,與全日制學歷稍有些區別。
另外,學生也可以考慮出國。如果有這方面的條件支持,可以提前做好準備,學習好語言課,通過雅思,為出國謀策。國外的環境與中國不同,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了解他國的文化,增長自己的見識與眼界。這也是另一番風景與經歷。
落榜需要以平常心對待,這并不是人生崩塌的結果,而是新的起點。一直以來,學生、家長都將高考分數看的太重,分數低就該是失敗。其實,并不是如此。無論是勝利的結果,還是失敗的結果,總歸揭底都是結果。它不是個人失敗與否的標志,而是不斷鞭策人們前進的寶貴經驗。過程永遠比結果重要。因為結果都一樣,但每個人經歷的過程卻是多樣的。而這過程必將豐富個人的羽翼,只等時機展翅翱翔。
高考沒被錄取的學生,可以適當的調節自己的壞敗情緒,理清思路,為后來發展作籌謀。選擇復讀、選擇專升本、選擇出國、選擇自考等。這些都是學生可以考慮的。高考落榜并不是表示差,只是每個人遭受挫折的時區不同。勇敢追求,保有上進,總會到達自己想要的遠方。每個人都不差。
高考是每位考生的人生轉折點,但不是終點。后面的路怎么走,決定權還在自己手中,只要不放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