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職擴招學校!" />
高職擴招已經是很多人上大學的唯一希望,高職擴招為更多的人提供了進入大學的機會,高職院校不但可以提供給學生專科畢業證,更重要的是可以教會學生很多的技能。所以,高職擴招一經推出就飽受歡迎,而且高職院校要讓降低入學門檻而不影響高職的質量,實行寬進嚴出的政策,保證了高職畢業生的含金量。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高職院校,參加高職擴招也不知該如何選擇學校。小編整理了幾所廣東省的高職院校,不知道該報那個高職院校的同學可以了解一下這幾所大學。
廣東高職擴招學校!
一、廣東職業技術學院
1.廣東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行政主管部門是廣東省教育廳。其前身為廣東省紡織工業學校,籌建于1984年,1985年正式招生,1993年被評為省級重點中專學校,2000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2001年升格為廣東紡織職業技術學院。2012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學校更名為廣東職業技術學院。2021年7月,與廣東省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校開展集團辦學,該校正式成為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南海校區,學校現有禪城、高明、南海三個校區,校園總面積1224畝,固定資產總值約超過8億元,圖書館各類藏書達到80余萬冊。學校在校生近2萬人,共有教職工810人,其中專任教師475人。專任教師中正高職稱26人,副高職稱154人。專任教師中博士21人,碩士438人。“雙師”素質教師464人。學校以培養專業領軍人物為重點,以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為目標,啟動和實施一系列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加強了師資隊伍的能力建設。學校現有珠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全國紡織工業勞動模范1人,全國紡織職業教育先進工作者12人,南粵優秀教師10人,廣東特支計劃青年文化英才1人,省專業領軍人才1人,省高職教育質量工程專業領軍人才1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職教協會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5人。學校還有專業帶頭人15名、骨干教師45名、校級教學團隊3個、校級科技創新團隊7個。“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21人,其中省級3 人,校級18人。
2.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專業建設
設有13院2部,即紡織學院、服裝學院、輕工與材料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外語外貿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商學院、智能制造學院、汽車與交通學院、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公共課教學部、中職教育部。學校開設了49個招生專業,校內外實訓基地220多個,2009年學校率先提出“專業融入產業、教學融入企業”的職教辦學理念,圍繞“厚德行、重基礎、強技術、精技能”的人才培養理念,培養具有再學習能力和崗位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目前獲中央財政支持及國家級重點專業6個,“十三五”省級品牌專業8個(其中省級一類品牌2個)、省級示范和重點專業9個,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和優質課程12門,中央財政支持及省級以上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3個,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7項,國家級省級技能競賽屢獲佳績。此外已建成一批校級重點專業及百門網絡課程。
二、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1.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創建于1933年,是省屬唯一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全國“雙高”高職院校建設單位。前身是“廣東省立第一職業學校”,至今已有87年職業教育歷史。學校現有廣州新港校區、廣州琶洲校區、南海校區南區和南海校區北區四個校區,校園總面積1900多畝,校舍建筑面積約48.2萬多平方米,其中教學科研實訓用房20多萬平方米,圖書館3萬多平方米,學生公寓18萬多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6.67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億多元,學校圖書館擁有藏書近167.5萬冊,電子圖書210多萬冊。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6萬余人,教職工12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約400人(二級教授9人),珠江學者9人,“雙師”素質教師800余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全國模范教師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全國技術能手2人,全國青年崗位能手1人,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影響力人物2人,全國輕工行業先進工作者1人,中國輕工職業教育教學名師2人,全國輔導員年度人物1名,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2人,南粵優秀教師12人,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4人,廣東省“特支計劃”教學名師、廣東省教學名師、專業領軍人才等名師專家近70人。
2.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專業建設
學校設有機電技術學院、食品與生物技術學院、輕化工技術學院、信息技術學院、汽車技術學院、生態環境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財貿學院、管理學院、應用外語學院、創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三個協同教學中心(工業機器人協同教學中心、現代信息技術與新工科協同教學中心、應用外語協同教學中心),設有20個專業群、79個招生專業。其中建設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2個,建成國家級示范專業4個、全國職業院校旅游類示范專業點1個、中央財政支持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重點建設專業2個、國家級骨干專業11個、IEET認證專業1個。省級示范性專業7個、省級重點專業13個、省級品牌專業18個、省一流高職建設高水平建設專業9個。建有國家級教學資源庫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0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9門、全國高校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示范課程1門。省級專業教學資源庫2個,省級開放課程共88門,其中省級精品課程21門、國家教指委精品課程22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2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2門。
三、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1.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創辦于2002年4月,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由深圳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公辦全日制高等院校。校園占地92.5萬平方米(1389畝),建筑面積58.48萬平方米。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超1.5萬人。教職工1577人,其中專任教師940人。龍頭企業兼職教師數近300人。搭建了以國家級名師、珠江學者、鵬城學者和深信學者為核心成員的領軍人才梯隊。現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個。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技能大賽金牌選手1人。現有廣東省教學名師4人,“特支計劃”教學名師3人,“珠江學者”9人,珠江學者崗位數和人數位居全省高職院校第一位。現有“鵬城學者”9人,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73人。教師博士化率45.7%,居全國同類院校首位。“雙師素質”教師比例89%,現有廣東省技術能手2人,高層次技能兼職教師12人。
2.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專業建設
學校設有16院2部2所,具體為軟件學院、信息與通信學院、微電子學院、計算機學院、數字媒體學院、智能制造與裝備學院、交通與環境學院、管理學院、財經學院、應用外語學院、中德機器人學院(原中德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創新教育研究院、國際交流與合作學院(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公共課教學部(素質賦能中心)、體育部、信息技術研究所、濱海土木工程技術研究所。開設信息類為主的專業49個。2003年,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獲批立項。2007年,以優異成績通過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2010年,成為國家骨干校建設單位并最終以“優秀”通過驗收。2011年,“網絡技術專業”國家級教學資源庫獲批立項,實現廣東省零的突破。2014年,“數字媒體專業群”國家級教學資源庫獲批立項,資源庫數量位居全國同類院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