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類專業歷年來都是報考的熱門專業,尤其是隨著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對于想學理工類專業的學生來說,不少都會考慮計算機專業。今天來詳細分析一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以及往屆學長對本專業的看法。
一、專業分析
我們先來看一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及主要課程等內容。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件、軟件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能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和應用的的高級專門科學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從事研究與應用計算機的基本訓練,具有研究和開發計算機系統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計算機系統的分析和設計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開發計算機軟、硬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與計算機有關的法規;
5.了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動態;
6.掌握檢索文獻、查詢資料的基本方法,具有獲取信息的能力。
主要課程: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數字分析、計算機原理、微型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網絡、高級語言、匯編語言、數據結構、操作系統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電子工藝實習、硬件部件設計及調試、計算機基礎訓練、課程設計、計算機工程實踐、畢業設計(論文)。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或理學學士
二、學長經驗
以下是往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長介紹:
學長李:
從課程角度來說,計科專業的核心是計算機系統結構、數據結構與算法、操作系統、編譯原理、計算機網絡等。其它的像線性代數、離散數學等,對核心課程的學習也會有重要的影響,所以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有足夠的重視。
那么怎樣才能學好這個專業呢?數學和編程實踐能力會是學生能力水平的分水嶺。數學好編程強的,前途一片光明,工作深造都可以;數學好編程差的也很難得,畢竟編程能力還可以慢慢練,適合讀書深造或是去大公司鍛煉一段時間;數學差編程強的也不錯,創業公司都缺能干活的,理論部分以后根據工作情況再慢慢補也行。
工作方面,創業公司和大中型互聯網公司是消化大多數畢業生的地方,粗分的話,職位大概可以分為前端工程師、后端工程師(服務器端)、移動開發工程師、運維工程師等。
對于應屆生來說,區別主要在于,在小公司你可能會擔當多面手,比如兼職后端和運維工作。而在大公司,工作會比較專一,比如擔當數據庫開發工程師、語言處理工程師等后端工作。
如果想深造的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學生很有必要去了解或參與科研活動中,了解一下科研項目的完整過程。另外,還可以去參加老師、師兄師姐的項目,幫助他們做實驗、寫腳本、畫圖,這些都是學生可以勝任的。
學長楊:
軟硬件都要學,平時作業比較多。要是不想打醬油、認真學習的話,一個編程實驗就能讓你辛苦幾個星期。人會變得不太機靈,雖然你意識不到。會有人找你修電腦、修手機,其實不少時候你都不會修。
不過,計科比較開放,想學什么都很自由,想鉆研哪一個方面網上都有很多資料。作業多有助于保持高中的學習精神,學的東西比較多,挑戰也多。
工作以后的感想是,相對來說工作還是挺好找的,就是有些工作你可能會對薪酬待遇等方面不太滿意,但不會出現直接沒有公司招的情況。我一個宿舍的同學除了考研究生的,都是在各地工作。去大城市的多一些,計科在小地方的需求不多,創業的話就另當別論了。可選擇的方向還是挺多的,需要保持學習的狀態,在學校最需要的可能就是學會自學。
最后自勉一句,學計科還要注意身體健康,多進行運動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