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有夢之人
HELLO DREAMER
計越先生是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在加入紅杉之前,曾在華登國際、祥峰投資、CIV風險投資負責過多個項目的投資。
以下是分享自計越先生對創業的一些獨到的見解,希望對廣大創業者有用。
1、創業來源于你的切身感受
如果一個領域已經非常熱,每一個人都可以看到的時候,你憑什么比一個在這個行業內有更多的資源積累,有更好的人脈關系,以及有更強的技術團隊的公司做得更好?所以當你去抄一個比較熱的模式時,你更要想清楚,為什么是由你來做。
而相反,我們覺得許多成功的創業來自于創業者的一些切身感受,甚至來自于你一閃而過的靈光,你抓住這些靈光并落地執行。大眾點評的張濤,他在上海發現自己不知道去哪里找餐館,發現人們本地生活的選擇太少的時候,他選擇自己做一個本地生活消費的平臺。
同時,很重要的一點是在早期階段你是否設計了你自己想用的產品,而且能夠非常強烈地推薦你的家人和朋友去使用。這其實能夠反映出你對于產品或對于你要做的事情的熱愛程度。一個好的產品,這種現象更加明顯。
我記得非常清楚,周鴻祎剛做出360安全衛士的時候,他每到一個辦公室,就會把每一個他熟悉的人的電腦上裝上他的產品,為此我的電腦還曾經死過好多次機。他會在第一時間自己使用,同時不管是強烈推薦還是強迫式安裝,他都希望能從使用他產品的人那里得到反饋,這是一個真正創業者的狀態。
當你對于自己的產品都沒有特別強的興趣時,你不會把它當做一個長期的事業去奮斗,或者長期全身心地投入到這件事中。而我們發現在很多創業公司中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有的時候,你只是追逐熱點來做一個產品或服務。
還有一個我感觸特別深的地方,就是那些真正偉大公司,其實都是從很小的地方入手的。我們每天收到很多創業者的郵件,很多人的標題一上來就說我要創建下一個谷歌下一個阿里巴巴,這樣的郵件我基本上看到就不會打開。
如果你一開始就想做一件很大的事,有一個很宏大的計劃,而不是做一個自己感興趣或是從一個很小點切入,這件事很有可能有90%不靠譜。
2、時間并不簡單得能被壓縮
很多時候,我們受到的高等教育告訴我們,做一件事要事先做好一個全面的分析,分析優劣好壞,分析風險和收益。
但真正從創業的角度來看,我們是很難分析的,你在創業早期很難看到一個明顯的財務上的或其他方面的收益,而你要去做的原因基本上來自于內心的一份沖動和動力。
我們溝通過許多從大公司出來的創業者,之前在公司職位很高也有很好的經驗,但我們溝通過以后卻不愿意投資,這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總希望能有更好的條件,有更多的資金,萬事俱備后才愿意開始啟動。
其實這樣的項目或創業團隊往往不會成功,因為你在開始之前,就給自己定了一個有些不切實際的目標,或者說在這個過程中你把自己為什么要創業這件事情已經想歪了。
創業本身就是在一個相對惡劣、缺少資源的環境下進行奮斗。如果你要萬事俱備后才開始啟動,你才能想明白怎么做,那我相信騰訊百度或其他公司也可以做,這不會是你的機會。
一旦啟動,創業的周期會非常長,每一個創業者要為此做好充分的準備。
對于絕大多數成功的企業而言,10年是一個最起碼的周期,有時10年可能只是一個階段,而且未必能做到一個很強的階段。而這個10年對于一個創業者而言,基本上處于你最寶貴的階段。假如你30歲創業,那么從你的30歲到40歲,這最寶貴的黃金10年,你可能都要用在創業這件事上。
絕大多數的人,一生做成一件事就已經彌足珍貴了。假如你真的有一次機會可以把握,你要為這個事奮斗一生,這才有可能做出偉大的公司,而不是做成五個掙錢的公司。假如你寄希望于多次成功,有可能到最后五個公司都做不好。因為長期才是一個公司能夠持續增長的因素,時間很難被壓縮。
3、投資與創業的不確定性
無論是創業還是投資,我們永遠面臨著不確定性的爭論。
有許多成功的公司在創業早期是不合常規甚至是不被看好的,而且我始終相信,真正的創業者一定是少數派,你不遵守大部分人共同的或慣性的思維,才有可能突破重圍獲得成功。
創業者在早期的時候也未必要百分之百去相信投資人的觀點。
很多時候,投資公司在討論項目時會不自覺地去討論這個項目的風險,因為風險是最容易被討論的。我們往往花很少的時間去討論這個項目可能會成功的原因,剩下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討論這個項目存在的風險,創始人有什么不足,其他競爭對手已經很強,他們公司可能比較弱,到最后反而忽略了可能成功的原因,放棄投資。
而且在團隊決策中,最容易通過那些看起來很完美,沒有太多缺點的公司。而這些項目往往發展到最后可能都比較平庸,有可能會掙錢會做到一定階段,但很難成長為一個具有突破性的、有巨大潛力的公司。
因為所謂的顛覆性,一定是在早期一直不被看好,或者說大家在各個方面都爭議很大,或者他采取的一些方法在行業內是大家會嗤之以鼻的。
如果你在早期能看到用戶使用的真實情況,這比任何一個專家或投資人給你的意見都要好,畢竟很多人的觀點中會帶有自己固有的思維與判斷。
在創業的過程當中,環境在變、策略在變,但你不能變的是你是否能為你的消費者帶來價值這一個判斷標注。當你的產品出來時,征求投資人的意見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你能否在沒有借助任何市場推廣的情況下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4、創業者必要的一些素質
專注,只做必要之事。在創業的早期,有很多的創業者表現得心氣太高,他們會認為這個行業是不是太小了,我再加一點的概念進去,然后變成一個更大的東西。其實創業無論在任何一個階段,你將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排除后,真正需要你做的事情也就一兩件事情,如果你能將這一兩件事做好就已經非常好了。
我覺得創業者有時候像海軍陸戰隊的排長或連長,你帶了一支很小的隊伍。你剛開始的任務是如何讓自己以最快時間沖上沙灘,還要躲過敵人的槍林彈雨存活下來。活下來是第一重要的,之后你才能想如何建立自己的陣地。
在這一方面,草根創業者做得都比較好,很接地氣,他們能快速找到一些很好的機會迅速切入,并探尋到快速獲取用戶并成長起來的方式。但發展到創業的后期會出現很明顯的瓶頸,因為公司往后發展一定是要靠團隊作戰要變成正規軍的。
創業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對于創業者而言工作與生活是分不開的。很多時候你可能都分不清楚,你的某個時間是屬于生活還是屬于工作。我覺得所謂的身心平衡在創業的早期,基本是扯淡。創業者其實就像古時候一個部落的首領,你每天想到的是今天能不能獲得糧食,能不能打到獵物,只有這樣你的族人才能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