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會計已經成為最熱門的行業之一,每年畢業季都有大量的應屆生投奔這一行業。但是觀察過身邊的會計你就會發現,他們當中能夠出人頭地、成為人才中佼佼者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干著底層的繁雜工作、拿著微薄的薪水,最終要么是靠著熬資歷熬出來,要么是轉行去干其他的。
但會計就沒有成功者了么?當然不是。我們會發現,有這樣一群會計,他們在接受工作短時間內就能快速上升、出人頭地,最終在這個圈子里做到了財務總監、總會計師這樣的絕對高層。那么,他們都是怎樣做到的呢?
在這個一年一度的畢業季,在大量的畢業生即將踏入企業從會計的底層開始做起的時候,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大家一點指導。通過對會計中的成功者總結,他們身上都具備著一些相同的特點。
在說特點之前,首先需要即將入坑的會計們需要明確一點,會計不再是搶手的職業。那個只要在企業里當個會計就能吃香喝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如果在十年前,會計的確是個吃香的職業,坐辦公室的白領,正宗的管理人員。當時競爭少,所以就業壓力不大,職業地位也非常高。但是這些年,會計已經貶值了,或者說基層的財務人員的價值已經大幅貶值,會計證人手一份。很多家長甚至都會說,“如果其他行做不了,那你就去學換個會計吧”。
這里有組數據,目前全國從事會計的人數大概超過1000萬人,而且每年有大量的應屆生補充進這個隊伍。所以總的來說,會計現在和白菜基本一個價。
你們可以觀察一下,身邊的會計肯定是越來越多。尤其到就業的時候就會感覺到壓力越來越大、競爭越來越激烈。這給很多人會計越來越熱門的假象,其實熱門也就代表著門檻低,也就代表著身價下跌。同時,辦公自動化、ERP等軟件讓會計的技術含量越來越低,如果是單純記個賬,會計精不精,其實差距真的不是特別大。
如果你還不能從“會計仍然是天之驕子”的假象中跳出來,那么你永遠不可能出人頭地。
出人頭地、成功的會計都有什么共同特征?會做人、會辦事,還有一個就是抓住機會。
做人、辦事
什么叫會做人、會辦事?
這兩天在微信上看過一篇有關努力的文章,說的很好,這里插一個小故事。
以前認識一個出納,小姑娘,性格非常爽朗,喜歡和人交流,更喜歡有事沒事就問這問那。會計上不會的就問別人,工作也特別認真。她工作的是個小公司,一個人肩了很多具體的工作。剛入行的新人都能體會,一開始就負責蠻多具體的工作壓力會有多大。但即便是這樣,她負責的工作都很井井有條。
別人忙的時候,她自然也忙。閑的時候,其他會計就閑著,玩電腦,但她要么在幫其他人的忙,要么就在看賬,要么就在學習。學習包括看書,也包括向領導請教問題。
慢慢的,她懂得比其他同級別的同事多了很多。公司就交給了她一些重要的任務,然后把她以往做的應收應付這樣的工作交給了新人。當然她的職位和工資也上去了。這還是前幾年的事,最近聽說她月薪也要一萬塊了,還帶了徒弟。
現在的會計,入行80%以上都是進私企。私企是個什么環境?尤其是中小企業,一個人,老板恨不得把你掰成好幾個人用。在會計這樣的崗位上,入行起薪都是比較低的,你能干什么級別的工作就拿什么級別的工資,能干幾份活就拿幾份工資。
或做人就是通俗說的“會來事”。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自己要付出多少努力。如果你要出人頭地,那你就要比別人付出得更多。否則一直做底層,看似很忙很努力,卻得不到什么提升,最終不是麻木就是轉行。
什么是會辦事?就是辦事要懂得揣摩老板的意思。私企里的財務很大程度上就是為老板服務的,
所以同樣的一件事,明白老板的意思很重要。老板是不是那種“不該花的錢堅決不花”的人?老板是不是更注重辦事的效率和效果?辦公樣一件事,是更快還是更省才能讓老板滿意?
很多剛入行的新人只會傻乎乎的埋頭干活,不知道觀察老板,也不懂得和老板溝通。其實從出納這樣的底層開始做起,什么實力、專業、證書都不重要,在不違法的前提下讓老板滿意最重要。
抓住機會
如果只靠熬資歷,那么一個會計永遠不會有出人頭地之日。要么還沒熬出來,你就已經麻木了,如果麻木,對工作沒熱情,也沒能力,怎么會成功?要么你十有八九會轉行。
出人頭地的會計最重要的就是會抓住機會。抓住什么樣的機會?比如說資深會計跳槽了,資深會計生孩子去了,老板要新開公司,老板想要提拔新人,你認識的人想要找個兼職會計,等等等等。這些都是機會。你一旦成功抓住,那就能承擔更多的工作,更多的人會認識到你會計的能力,那出人頭地自然不在話下。
如何抓住機會?機會來的時候要主動,要敢嘗試。嘗試還有機會,不嘗試一點兒機會有沒有。還有就是做好準備。
做好準備的核心就是學習。很多出納會計做一段時間就會發現,除了平時在用的技能和能力,其他的什么都不會了。這時候想升值,你升不了;想轉行,你也轉不了。所以只能在會計的崗位上熬下去,這是大部分會計都會經歷的“七年之癢”。
所以在工作之外,一定要學習。還有就是多考證,多充實自己,除了考CPA,也可以嘗試向做高級財務管理人才的方向努力,學習管理會計的知識,考考CMA。考證其實是人人皆知的大道理,而且絕對沒有錯誤的時候。身邊的會計總有通過考證翻身的,也有“證到用時方恨少”的。
有個教財務的老師,他對做會計的最常說的話有兩句,一句是:“如果你做應收應付三年以上,就是在浪費生命”,另一句是“不做出納,一定要從出納中逃出來。在私企做出納是給他人做嫁衣,干活多、掙錢少、難出頭”。如何不浪費生命?如何出頭?相信你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