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起,高校自主招生將考試時間安排在高考后,孩子備考緊張,家長就需要為孩子的自主招生做一些準備。一般來說,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考生在自招初選中獲勝具有明顯的優勢。沒有任何獎項、沒有論文著作和專利發明的考生,是不是不適合參加自主招生?未必!2016年有21所高校,給出了單科成績或綜合成績優秀可報考自主招生的條件。
●自己的孩子是否適合參加自主招生?
如果您的孩子的成績,在本一線上下,想要參加自主招生,在時間充分的情況下,家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增加自招初審通過的籌碼:證明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材料(各種獲獎證書、論文著作、專利等)。若時間不充分,那就拼單科成績或者綜合成績。
●選擇自主招生院校
選擇自主招生學校的原則大體有兩種:一是選擇正常發揮憑裸分成績排名達不到、算上自主招生加分才能考上的學校。二是選擇正常發揮憑裸分成績排名剛好能考入的學校。
●可多報幾所大學以增大初選命中率
只有報名材料初選過關的考生,才有資格參加考試和面試,初選下來還能剩下幾所很難說。等到初選結果出來之后,再慎重選擇;因為有些高校自主招生,對考生報考高校的數量是有限制的。初選多填報幾所大學,只是多復制幾套申請材料而已,主要工作量是家長在做,不會增加考生負擔。
●報送材料以家長幫學生準備為主,不要為此占用考生太多的時間
如果打算報多所學校,只要第一套準備出來之后,后面的就如法炮制了,因為都大同小異;但也注意別把各學校的“小異”也忽略了。
●考生從報名申請到考試乃至志愿填報的整個過程,都要重視貼近“學科專長”、“創新潛質”這兩個核心要點
從獲獎角度來講,學科特長通常指五大學科奧賽獲獎學生,以及英語(精品課)類、作文類競賽獲獎等。創新潛質主要指在科技領域獲獎的學生,例如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等。沒有獲獎的考生則需要通過申請材料體現“學科專長”和“創新潛質”,記得申請材料要與高校自主招生的專業學科分類要求相匹配。獲得了自主選拔資格的考生,填報志愿也一定要與申請報名時候的學科要求一致,否則得不到加分優惠。
●仔細研讀自主招生簡章(或實施方案)的細節是非常必要的
家長特別要弄清楚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中,有多個報名專業類和優惠加分種類。
●申請材料的主要作用是讓你通過初審
申請高校自主招生的材料一般包括三部分。 固定部分:申請表(或報名表)、成績單、獲獎材料。靈活部分:個人陳述(自薦信)、推薦信。如何寫出與眾不同的特色,這需要仔細推敲。附屬部分:指的是雖未獲獎,但也很能說明學生的特殊才能。例如:出版過小說、發表過論文、獲得過專利等。
核心提示:距2017年高考還有200多天,教育部考試中心公布了2017年考綱修訂通知。高考九個科目除英語外,其他八門學科考綱均有變動,其中,物理、語文等學科變化較大,讓不少考生“壓力山大”,自然需要家長挺身而出保駕護航。孩子如果參加高校自主招生,將有可能獲得10-60分的優惠錄取,為升入211、985理想大學大加取勝的籌碼。自主招生是什么?家長可以幫上什么忙?本周六、日,本報特邀專家石永勝老師全方位為大家解讀、支招。
10月15日、16日(本周末)9:00-11:00,在石家莊四季旅居(石市東大街凱旋金悅對過),晚報特邀志愿填報指導專家石永勝老師,為考生和家長全方位解讀自主招生政策,為家長支招能幫孩子哪些忙,為您私人訂制拿優惠加分策略。場地有限,請預訂占位。
(石家莊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