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最低分數線,誤踩地雷全不知
為什么不能參考最低分數線
原因一,專業錄取辦法暗藏陷阱。很多院校完全憑分數定勝負的錄取辦法,就是淘汰低分數段的學生。如果你參考往年高校錄取分數時看的是最低分,則很可能被落選。因為最低錄取分往往就是最后一名被錄取考生的分數,有時同一所學校的最低(冷門)與最高(熱門)專業間的分數相差是很大的,有時兩者相差的分數至少在幾十分甚至達到上百分以上!
原因二,分數“斷尾”情況有陷阱。例如北京大學醫學部,2015年一本理工類在山西省共錄取24人,最高分660分,最低分563分,在621分到564分之間錄取人數為“0”,相當于在621-563之間只錄取了2個人考生。這時就不能再簡單地以最低分數線作為報考依據,而要以660-622分這個分數段錄取總人數的平均分,作為參考值才是最科學合理的選擇。
忽視冷熱懸殊,簡單參考最低分
以最低標準的分數去填報較高目標的專業難免會“誤入歧途”
從各院校的錄取情況來看,院校最低錄取分數線與各專業分數線之間存在很大差距,這種差距是由各專業之間的冷熱不同造成的。如果你選擇學校時參考了以往的最低錄取分數線,而填報的是這所學校中的熱門專業,那么這無形中就形成了一個矛盾:分數參照坐標是最低的,爭取實現的目標又是最高的,以最低標準的分數去填報較高目標的專業難免會“誤入歧途”。如2013年華南理工大學在山西省一本理工類錄取中,該校的強勢專業“輕化工程”錄取分數為582分,而冷門專業“信息顯示與光電工程”錄取分為559分,兩者相差23分。
那么報志愿必知的是哪幾條分數線?
報志愿必知的第一條線是各科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簡稱錄控線或批次線又稱省控線);第二條線是院校投檔分數線(簡稱投檔線也稱調檔線或提檔線);第三條線是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簡稱校線);第四條線是專業錄取最低分數線(簡稱專業線)。
什么是錄取控制分數線?
錄取控制分數線(簡稱批次線或省線)是根據各?。ㄖ陛犑小⒆灾螀^)考生高考成績水平和招生計劃,按一定的比例確定的錄取新生的各批次、各科類最低成績標準。各科類、各批次的錄取控制分數線都會有所不同,他是確定考生錄取資格、執行招生政策的一個重要指標,院校一般只能錄取所在批次線上的考生,只有招投總分達到或超過批次線的考生(通常稱“上線考生”)檔案,才有可能被投檔到高校,由高校選擇錄取。
什么是院校投檔分數線?
院校投檔分數線(簡稱投檔線又稱調檔線或提檔線)是指以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1:1.2以內),在對第一志愿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準。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調檔分數線。省招辦在投檔過程中,將填報了該校志愿且成績在批次錄控線上的考生檔案,按招投總分(高考總分和政策性照顧分值的總和)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按院校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進行投檔,自然形成調檔線。通常情況下,調檔線往往高于批次線,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其調檔線等于批次線??忌臋n案能不能投給學校,最關鍵取決于招投總分是否達到了調檔線。
什么是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
學校將進檔考生,按照招生章程中規定的專業確定辦法予以錄取。所錄取的最低分考生所形成的分數就是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或者說學校的最低分錄取的專業線就是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簡稱校線。一般來說,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和調檔比例高且不增加或少增加計劃的院校,校線往往高于或者說大于調檔線;第一志愿生源充足或不太足的和調檔比例低且增加計劃多的院校,校線往往等于調檔線。當然,與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對應的有學校錄取最高分數線和學校錄取平均分數線。
什么是專業錄取分數線?
每所學校都設置有若干個專業;少則有20~30個專業,一般也有40~50個專業,多則有70~80個專業,有的甚至超過100個專業。學校按照招生章程中規定的專業確定辦法予以錄取考生,實際上就是將考生確定在某個專業上。由于每一個專業的錄取都會自然形成錄取最高分或錄取最低分,通常將某個專業的錄取最低分數稱之為專業錄取分數線,簡稱專業線。也就是學校招生有多少個專業就有多少條專業線。因此在若干條專業線中同樣會有最高分的專業線,或最低分的專業線;而通常又將最低分的專業線定之為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簡稱校線。當然,與專業錄取最低分數線對應的有專業錄取最高分數線和專業錄取平均分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