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高中班主任,多年來堅持義務(wù)給學生指導(dǎo)填報志愿,對這個問題有一些看法。高考低分被重點大學錄取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有諸多的限制條件,下面具體分析。
第一、確保分數(shù)能在一本線以上,就有理論上的可能性。
無論是北大清華還是非211的重點大學,它遵循的最低錄取控制分數(shù)線都是一本線,只要你的成績在線上,就具有理論上的可能性。
但是一本大學又分了很多層次,最低是省屬重點大學,最高是985大學,也就是傳統(tǒng)所認為的重點大學。每個層次體現(xiàn)在分數(shù)上都是幾十分的差距。由此,高于一本線二十分的成績,要被985名校錄取,可能性非常小。畢竟是幾萬人在填報志愿,而且填報是依據(jù)成績所在的位次,高于位次錄取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是說,總有人會以比你高的成績填報更高的院校,這樣你的成績不具備競爭性。
第二、志愿填報的風險性,決定了低分高錄取的可能性。
志愿填報被稱為第二高考,是考生最后的競爭。由于填報是同省考生同時進行的,誰也無法掌握其他所有考生的填報情況,只能是各種分析和估計。大家都是在抹黑前行,無法知道前方有什么,這使得志愿填報充滿了偶然性。
這種偶然性就會造成志愿填報的“大年”和“小年”——大家扎堆填報一所院校,分數(shù)線被大幅推高,或者對某所名校集體遇冷,導(dǎo)致分數(shù)線大幅下降。如果你的運氣足夠好,填報的是處于小年的院校,那么你就極有可能以低分考取名校。
我的學生中,有人在去年的填報中就以低于正常錄取線八十分的成績被復(fù)旦大學錄取。而前幾年的,在甘肅招生的上海交大和武漢大學都曾以一本分數(shù)線錄取過考生,這就是典型的小年。
第三、志愿征集中,地方被名校錄取的可能性更大。
志愿征集是志愿填報的有益補充,給填報失誤的考生、錄取指標沒有完成的考生和院校一次機會。大家會發(fā)現(xiàn),征集志愿的院校中,不乏名校。這再一次充分證明了大年、小年的存在。
只要成績在一本線以上,就可以參與征集,而且參與征集的考生大為減少,這無疑增大了錄取的幾率。而且,多數(shù)省份有兩次征集,錄取概率進一步增大。不過征集志愿的時間都比較短,也容易被忽視,需要特別注意。
不過,征集志愿的專業(yè)一般都很差,對專業(yè)要求高的考生要慎重。但如果你的傾向是院校大于專業(yè),那就可以放心一搏。
以上就是地方被重點大學錄取的三種可能性,成績在一本線以上的考生,這樣的機會一定要抓住。
學有技巧,考有方法,優(yōu)學優(yōu)考策略致力于將學與考的最優(yōu)結(jié)合,助力學子圓夢。
版權(quán)所有:中教未來(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c)2001-2025 rights reserved www.3848080.com 京ICP備14025495號-5
高校特色專業(yè)招生咨詢熱線:4007-567-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