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劉暢之,一個徹徹底底成長在普通班的學生。
懷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悲壯心情,拖著一車教材和練習冊,來長郡報到,我絕望地認為這就是高中生活的全部。開學后才發現,地獄的生活其樂融融,每天樂得像個傻子一樣,這里跑跑那里看看,放學后和一幫同學橫掃路邊的小吃攤,課間時湊在一起談論各自喜歡的歌手,成天玩得沒心沒肺,不知天高地厚。
這一年我十五歲,打網游,聽苦情歌,追美劇追到發瘋。
有一次班主任做了一個“你心目中理想的大學”的調查,我在問卷上毫不猶豫地填下“北京大學”這四個字,然后得瑟了好久,仿佛自己一只腳已經跨進了北大校門 一樣。當時我同桌填的是“清華大學”,他堅持認為清華比北大好,為此我還跟他吵了好久。那時候真的天真得以為考清華北大就像自己當初考長郡那樣,只要高三熬熬夜,最后再來個百日大沖刺總會上來的。現在想來真是幼稚,清華北大怎么可能說考就考呢,如果當初不用功讀書,只怕考湖大都會成問題。
.
開學后不久,那份可愛的閑情逸致一點點地被吞噬,我開始后悔初三那個暑假的無所作為,痛恨當初怎么就沒報個預科班什么的,別的同學都是一副學過了的樣子,而我還在為作業絞盡腦汁,從前可不是這樣的啊。從前我可是學得輕松玩得自在,老師喜歡爸媽驕傲,作業在學校就能做完,晚上看看電視上上網,考試照樣考得好,怎么突然就成了這個樣子呢?數學的難度一下子來了個三級跳,定義域值域奇函數偶函數那都是什么跟什么啊?好幾次我還因為做不出題哭鼻子,恨不得把《考一本》撕得稀巴爛,怒氣過后,還是不得不很窩囊地回到座位上,繼續冥思苦想。
就這樣迎來了第一次期中考試,成績出來,在班級排名13,年級排名248,比想象中的要好,但并不是我想要的。同樣是一個腦袋,憑什么別人的就那么好使?同樣是一張卷子,憑什么有的人一路做下來順風順水還大呼過癮,而我拼死拼活只能得一點步驟分?我是一個要強的人,我真的不甘心就這樣落于人后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偶然的事情,但很多偶然里邊都藏著必然。
高一上期期末考試,因為暴雪,不得不推遲到下學期開學。我們一家人在鄉下過年,由于天冷,我一個人窩在房間里看書復習,扎扎實實從概念入手,課本上的例題被我做了一遍又一遍,輔導書上的題目被我掃得一干二凈。題目做多了,一種成就感便油然而生,很多之前怎么也想不明白的東西回頭再看,一下子豁然開朗。
開學前的考試,很多題我都有一種他鄉遇故人之感,我終于明白了什么叫如魚得水,原來我也可以一張卷子做下來不喘氣不卡殼。所以在得知自己考了班上第一名的時候,我一點也不覺得驚訝,開心倒是真的,回報竟然來得這樣快。
正是這次考試給了我莫大的信心,激起了我學習的欲望。如果把人的學問比作一個圓,把圓外的空白比作未知,那么剛開始我只是一個小圓,因為對未知了解甚少,很容易感到滿足。但漸漸地,當這個圓慢慢變大,我才發現,其實自己不知道的比知道的要多得多,并開始對探索未知充滿了興趣。
這是一個良性的發展過程,憑借高一下期的不錯發揮,我進了理科培優一班,老師全部是實驗班配置,學校也相當重視。在一次月考中,我化學考了96分,年級排名第四,當時我更是鐵了心學理科,爭取高二考進實驗班。
.
但學習的過程常常是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的,越往上走,空氣就越稀薄,進步的空間就越狹窄。我似乎到了一個瓶頸期,中低難度的題目對我來說是小菜,但再往上走就吃力了!
特別是物理,題目一難我就心里發怵。培優班的物理是駱總教,他常常喜歡點我回答問題,每次上物理課我都超級緊張,生怕哪個難題從天而降掉到我的腦袋上給我來個腦震蕩。化學、生物與物理相比顯得和藹可親得多,語文、英語是我的強項,數學也還不錯,至于那些文科課,我多半只能掩面嘆息了,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絕對不會在地理課上刷物理……
高一下期一晃而過,我逐漸找到了適應自己的學習節奏,并且堅定地向理科實驗班進發。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干嘛非要讀理科,我當時的邏輯是這樣的:讀理科的女生是很帥的,讀文科的都是那些理科學不下去的人,我要做一個強者,我不能被理科打敗,所以我要讀理科還要進實驗班,現在看來那時就是一根筋。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執著一念做一件事情,并非自己真心喜歡,只是習慣罷了。就像我習慣了每天晚上圍著數理化生打轉轉,突然有一天你要我不做題了,去看看中國通史,我會是怎樣的水土不服啊。
高一快結束的時候,學校開始文理分科,那真是我長這么大做的最糾結最痛苦的一次選擇。按我前幾次考試的排名,只要這次期末考試正常發揮,我就將榮幸地成為實驗班的一員。我興沖沖地在網上查詢著理科生未來的專業選擇,結果心里一下涼了半截。理論研究不是我的菜,實驗室也成不了我的家,相比一些枯燥乏味的數據,我更喜歡和人打交道。這時候教語文的馬老師也開始勸我棄理從文,說我有沖擊清華北大的實力。
其實,經過高一一年的錘煉和打磨,我漸漸明白清華北大并不是你踮起腳尖就能夠到的,就算你拋頭顱灑熱血削尖腦袋也未必可以如愿以償。它只屬于那些金字塔頂端的王者,而比起那些實驗班競賽組的大神們,我還差得遠。我的短板在物理,雖不拖后腿,但它是我心里的一個坎,它時刻提醒著我,我曾在那里跌倒過受傷過。
越長大越害怕,比起剛進高中的豪氣沖天,現在的步伐竟變得這樣小心謹慎、戰戰兢兢。最后讀了文科,出乎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
.
選擇常常意味著放棄。那些個整晚整晚刷題的日子雖不那么美好,但它代表的是一種生活方式,痛苦也會使人上癮。高一結束時的期末考試,我沖到了年級16,算是給做過的理科題一個交代。帶著對未來的向往和期待,我開始踏上另一征程。
這一年我十六歲,學會了隱忍并且堅持。生日的當天凌晨,我坐飛機從青海趕回長沙,成為武術隊的一員,劈叉的時候教練非常用力地用腳踩,仰臥起坐幾乎是哭著做完的。這僅僅只是漫漫征途的開始,高二這年,有三件大事等著我:學習,武術,科技創新。
早聽得許多學長說,高二一年重心在語數外,文綜放在高三去沖刺,語數外中重心又在數學。所以在進高二的那個暑假,我刷完了一本理科的《五三》,并自學圓錐曲線。出于對高一理科生活的念念不忘,沒有了理化生,開學后晚上的自習時間一半以上撲在了數學上。這樣顯然為我日后的數學奠定了非常不錯的基礎。
第一次月考成績出來我排名年級第一,語數外優勢相當明顯,但劣勢同樣明顯:地理只考了68分,簡直還沒入門。原因很簡單,高一時我一直將地理課當自習課,果真還是遭報應了。但著急歸著急,當時也并沒有想出什么解決辦法,甚至不知道從何處入手。所以還是按照以數學為主的方針,文綜緊跟老師上課的節奏,而歷史則做一些拓展性的閱讀。
武術經過暑假每天的魔鬼訓練,開學后訓練量逐漸減少為一周三次課。有時候訓練當天任務量太大,回家直接癱在床上,連提筆做作業的力氣都沒有。最痛苦的是練體能,隨隨便便一跑就是三千米,還有各種往返跑沖刺跑變速跑,女生最怕的就是練出肌肉,偏偏練體能的時候各部分肌肉都要練到,蹲馬步俯臥撐練側肌背肌高抬腿仰臥起坐簡直是要我的老命。
有的東西你不能放棄,那么只有選擇承受和堅持,武術帶來的絕不僅僅是高考的那20分,也不僅僅是一個強健的體魄,更重要的是一顆強大的心,一顆在痛苦中堅守的心。只有你流過的血淚不會欺騙你,我把它奉為真理。
日子就這樣每天井然有序地流走,成績一直保持領先,但短板還是短板,地理一直也沒什么質的提高。
那時,還僥幸地希望能用其他科目的優勢來彌補地理的缺陷,現在想來完全是自欺欺人之舉罷了。地理真正的轉折是在高二的寒假,那時老師推薦我買了高三的一輪復習書,高二學的內容我就當作寒假作業。我扎扎實實從基礎開始,仔細研讀其中的講解部分,有計劃地做完了整整一本,并做了詳細的歸納總結,越學越覺得有興趣,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地理才真正列入我每天的學習計劃(之前看地理純粹是自我安慰,方法不對收效甚微)。
下學期開學后,地理一躍成為我的強勢科目,有幾次還沖到了年級第一,這簡直就是一場逆襲。
周末的時間常常用來做科技創新的課題,起初還能合理分配時間,不耽誤學習也不影響練武術,但后來局面漸漸失控。準備市賽的時候,白天上課,有時候下午放學要練武術,回到家精疲力竭還得做課題,那段時間真是忙到心力交瘁。好不容易撐過市賽,緩了一個月,調整學習狀態并控制住局面,省賽又逐步逼近,更要命的是武術比賽偏偏又在省賽的前一個星期,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熬過來的。
當時母親的建議是兩者取其一,放棄武術比賽,安心準備科技創新省賽。但無論怎樣選擇,都有相當大的風險:武術比賽過了意味著高考有望加20分;科技創新拿到一等獎將可以獲得保送資格,可這條路相當不好走,省賽過了還有全國賽,之后還要參加通過率極低的保送生考試。
學習、武術、科技創新這三件事我一件也不想落下,以至那段時間情緒極其低迷,壓力空前。
終于到了四月份,眼看著賽事臨近,我不得不把學習暫時擱置,下定決心兼顧武術比賽和科技創新。武術練了這么久,到這個節骨眼上我真的不愿放棄,給自己留下遺憾。我做過最壞的打算,大不了高考裸考,我也認了。這樣一來心態輕松了很多,效率反而變得更高。武術集訓一段時間后,我們赴東安參加省武術比賽,我拿到太極組第二名,心中頓時松了一口氣。接下來馬上奔赴婁底參加科技創新省賽,封閉問辯和技能測試制作進行得相當順利,我趁熱打鐵一鼓作氣拿下了省賽的一等獎,獲得決賽資格。
.
經歷了這么多,心中反而相當平靜。回學校后,馬上便是高三聯考,心中放下一切包袱做好跌出前十的準備,卻沒料到居然考了年級第一。那真是痛并快樂著的一個月,很多時候看似前路一片黑暗,但熬過這片黑暗,你會發現陽光離你這樣近。就像同桌對我說的那樣,一切都會好的。真的是這樣。
五月,天漸漸熱了起來。對面高三的學長學姐們正在為高考做著最后的沖刺,我們開始準備學業水平考試。學校專門把文科前三十名挑出來,在三教一樓組成一個臨時的自習班,憑借學校對我們的充分信任,這個月里我們可以自由安排學習任務,不參與大部隊的水考復習。由于前半個學期都在為武術和科技創新奔波,全國賽又還在八月,我意識到這是自己鞏固成績的絕佳機會。
但越是這樣想,越容易超越實際滑向冒進的泥潭。就拿數學來說,我把基礎題丟在一旁,潛心研究偏題難題,做不出題心中便容易滋生消極情緒,結果數學不但沒有質的提升反而把思維攪得亂七八糟,在后來的一次聯考中,我數學單選擇填空題就錯了七個,其他各科差錯也是層出不窮,年級排名滑到13,那是讀文科以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跌出前十。
生活常常愛和你開這樣的玩笑,你越想去抓住些什么,它越是容易從你眼皮子底下溜走。打點好心情之后,我重新上路,調整了學習狀態,浮躁的心漸漸平靜。
高二結束的時候,我的積分排名第一。當時文科夏令營的指標有六個,清華四個,北大兩個。我如愿以償地報了北京大學,距離高一剛開學時那個關于理想大學的調查已有兩年,這兩年磨平了多少的棱角,又卷走了多少的年少輕狂。當再次填下北京大學四個字的時候,心中悲欣交集感慨萬端。一年后,我會在哪里,過著怎樣的生活?是未名湖畔嗎?當我在某個悠閑的下午想起曾經的得到和失去,我該會是怎樣的心情呢。
到了暑假,學習重心完完全全地挪到了科技創新上。頭幾個星期,我整天整天地呆在實驗室做實驗,把所有的實驗流程重新過了一遍,每一個細節都力求精致。之后準備技能測試和鋪天蓋地的模擬問辯,所有的資料堆起來比半個人還高。有時候我做夢的時候都會夢到自己正在實驗室里做實驗,不小心打翻了酒精燈然后被嚇醒。
決賽是在銀川,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像事先彩排好的那樣順利,封閉問辯的時候我心態相當平和,一天下來六位專家的狂轟濫炸也未能使我繳械投降,皇天不負有心人,我拿到了全國一等獎和一個單項獎,獲得保送資格。
事情似乎這樣簡單,但決賽時的每一句話每一種思維模式我都曾成百上千遍地練習過,當你真的能夠把一件簡單的事情重復一千遍做好,你還有什么拿不下呢。
拿到獎后的第三天便飛北大參加夏令營,那是我夢想真正定型的開始。未名湖畔微涼的晚風讓人清醒讓人心安,凌晨三點才收攤的麻辣燙小店在漆黑的夜里給人一種淡淡的溫暖。我和海心每天有著聊不完的話題和說不盡的夢想。最令人心動的是那座圖書館,那天陽光溫暖,天空碧藍,光線透過落地窗斜斜撒在地板上,只有寥寥的幾人在靜靜地看書。我和海心看書聽歌,坐了一個下午,出來后我笑著對她說,就是它了。
.
高三了........
蟬叫聲將陽光扯碎,暴風雨熱情地擁抱著大地,夏天正準備老去。所有的彷徨與堅守,汗水和淚水,都將得到一個結局,或好或壞。
我還是在班上上課,學校會在十一月安排保送生培訓。這三個月,我開始兩面作戰,一方面要鞏固高考夯實基礎,另一方面又要兼顧保送生考試。保送生考試有五門,文科是語數英政史。畢竟時間有限,數學又很難在短期內突破,所以重心還是放在了數學上。廖老師給我的建議是,先做一遍理科的二輪復習,再專攻自主招生 的題目。那三個月,數學簡直又要把我逼瘋,不過,這僅僅只是前奏。
進了保送培訓班后,數學更是難得變本加厲。一張卷子發下來,不會做的比會做的還要多,我從沒有哪天把數學作業做完過。那時我采取的措施是,當天先把會做的題目做完,不會做的留到明天聽老師講。我每天花在數學上的時間大約是三小時,有一半的時間都用在消化前一天不會做的題目。看著那一堆堆的代數符號在我面前扭著小胳膊小腿,我常常連想哭的力氣都沒有。
那是一段每天都喊著我要崩潰了我要死掉了的日子。好在有大神們的友情援助,向震坤超級有耐心,鄭嘉諾每次都會邊賣萌邊給我講題,坐在我周圍一圈的人都成了我的老師,數學虐心依舊但真的進步神速。文科班的同學常常下來看我,給我帶各種好吃的零食作為慰問,每次去一樓辦公室,老師們都會給我加油鼓勁,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熬過來。
班里就我一個文科生,所以其他人上物理化學的時候我就在隔壁教室自習政治歷史,那一個月的時間里,我硬著頭皮看完歷史三本選修,生吞活剝地背完三百多頁的名詞解釋。英語自習留在了晚上,主要是做四六級閱讀,為了使自己適應大題量的閱讀,我每天連續做六篇,狀態好的時候平均五分鐘一篇,狀態差的時候看得腦袋都要炸掉,反正這回我真的豁出去了,再苦再累也就這一個月,我不想留下遺憾。
自習累了的時候我會去澄池邊上走走,天空總是灰霾,仿佛一張失掉回憶的臉,冬天的風吹在臉上,人立刻變得清醒許多。晚上坐在科學館門前,看對面四教學樓的燈光被窗戶切割得整整齊齊,我常常會感動得說不出話。每晚我都去操場上跑步,有時候猛一抬頭看見漆黑的夜空中孤零零地掛著一彎月亮,心中便升騰起一股敬意。我無比懷念那些在武術隊的日子,那些在夕陽將盡之時成群結隊奔跑的影子,我知道多年后我也一定會無比懷念這些痛苦的日子,因為痛苦和幸福是這樣的親密無間。
一個月后,我又踏進北大了。這一次是完全不一樣的心情,如果說四個月前的夏天是萍水相逢的邂逅,那么這次則是多年未見的敘舊。一切都是這樣熟悉卻又那般陌生,一樣的校園,道路兩邊的葉子卻落盡了,風冷得刺骨,添了幾許蕭瑟之感。想起考前的那個晚上,我一個人跑到圖書館前站了良久,夏天的信誓旦旦又在心中萬念如潮生。那一年我十七歲,頭一次命中注定般迫切地想要去赴一個約,真的,許下的承諾就是欠下的債。
.
成績出來是在一月七日下午,我剛從澄池邊散步回來,拿起一張南方周末想看看里面的雜文,突然班主任從后門跑進來,高興地告訴我北大過了,考了全國第一。我永遠記得那天自己激動的樣子,一切仿佛是做夢一般。那個追夢的小小背影,那些圓夢的小小欣喜,在時間的軸上跳躍著,他們離我那么遠,又這樣近,近得連那些呼吸的聲音都依稀可辨。呵呵,我就知道會是這樣子。
席慕蓉說,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多年以后,我將會懷著怎樣一種心情去回憶高中這些年的點點滴滴呢?那個曾經在校門口胡吃海塞的小女孩長大了,她學會了在雨中奔跑,就算跌倒也要笑著哭。
故事講到這里似乎該結束了。可這結束,又是另一段開始啊!
小編寄語:
當別人披著光環站在舞臺的正中央,你以為他們只是比你天賦異稟,但其實,所有的付出和堅持,只有光環的主角自己才知個中滋味。
所以,給自己一個夢想并且堅持下去,勝利就在不遠處向你招手。
報名長郡網校春季課程https://cjxxpt.yunke.com/
享受長郡內部名師課程,向著夢想的殿堂出發,下一個學霸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