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考生通過自主招生圓了名校夢,每年也有更多考生折戟考場,甚至有考生因為準備自主招生考試而影響了高考復習,以致高考失利。
2017年自主招生即將來臨,在報考前,考生最應該弄清楚就是,自己是否適合參加自主招生?什么樣的考生通過高校自主招生初審概率較高?
卓信教育老師根據2016年高校自主招生條件特意幫助大家收集整理了這些條件,供大家對號入座。
兩類學生,利于拿到“入場券”
一類是學生自身素質好,能力強,綜合成績良好;如清華大學“領軍計劃”、北京大學的“博雅計劃”、高校綜合評價都是招收綜合成績優秀類的考生,年級排名靠前的考生。
另一類是有專長或特長,能滿足院校選拔的特殊要求。
總結2016年高校自主招生條件也不外有以下11項內容,這些內容其實主要包含兩大含義——學生的自身優勢和學校的需求:
1、高中階段獲得全國中學生五大學科競賽(數、理、化、生、信息)省賽區三等獎以上;
2、高中階段具有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全國中學生電腦制作活動等科技類獎項;
3、高中階段獲得全國中學生創新作文大賽、新概念作文大賽、語文報杯、北大培文杯、“葉圣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等語文作文類獎項;
4、高中階段獲得全國創新英語大賽、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中學生英語技能大賽等英語類比賽;
5、曾公開省級或者是國家級刊物上發表過論文(限第一作者);
6、正式出版過相關領域的專著;
7、高中階段獲得有過發明專利等;
8、單科成績十分優秀,在年級排名前10%、5%或者是1%;
9、參加過國際性創新賽事;
10、具有有文學、語言等方面的特殊才能或者是具有學科特長、有較強實踐創新能力;
11、高中階段在21世紀中學生演講比賽,或者在全國性辯論賽中獲獎;
12、其他特殊條件者。(部分院校要求特殊,請直接查看該校2016年招生簡章)
只要考生能滿足以上前11種中一條或一條以上條件,且報考的目標院校定位合理,通過高校自主招生的海選初審相對比較容易的。尤其是,思維敏捷,知識面廣,心理素質好的考生更容易在筆試和面試中勝出。
自主招生考試中常常有這樣一個現象:平時學習很不錯的考生卻沒通過高校的筆試或面試。
這是因為自主招生的試題與高考題的出題思路不一樣,自主招生考試更看重考生知識面的寬度和深度,以及關注社會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程度。
心理素質好的考生往往能夠在自主招生面試中脫穎而出,平時無法在筆試中展現的能力這時可以在面試中大展身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