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日的臨近,“霧霾”這個詞,又開始高頻率的出現在我們的耳邊,各地政府也紛紛著手去大力治霾。與此同時,這幾年霧霾治理,也給環保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環保類人才在就業市場上也開始漸漸擺脫“冷門”標簽,悄然“走俏”,其中“環境工程”這個專業,是目前最熱門的該類專業之一。
在“工學”下屬的“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學科之中,包含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環境生態工程四個基本專業和環保設備工程、資源環境科學、水質科學與技術三個特設專業,而“環境工程”專業只是“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四個基本專業之一。
環境工程是21世紀重點發展的高新科技之一,該專業是研究和從事防治環境污染和提高環境質量的科學技術。它同生物學中的生態學、醫學中的環境衛生學和環境醫學,以及環境物理學和環境化學有關。
迄今為止,人們對環境工程學這門學科還存在著不同的認識。有人認為,環境工程學是研究環境污染防治技術的原理和方法的學科,主要是研究對廢氣、廢水、固體廢物、噪聲,以及對造成污染的放射性物質、熱、電磁波等的防治技術;有人則認為環境工程學除研究污染防治技術外還應包括環境系統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工程經濟和環境監測技術等方面的研究。盡管對環境工程學的研究內容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從環境工程學發展的現狀來看,其基本內容主要有大氣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固體廢物的處理和利用、環境污染綜合防治、環境系統工程等幾個方面。
截止2015年,我國開設“環境工程”專業的本科院校一共有309所,基本上所有的工科院校都開了環保工程專業,并且一些綜合類、師范類院校也開設了該專業。該專業排名前十位的高校是: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浙江大學、湖南大學、南京大學、上海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
環境工程專業的主干課程是: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工程制圖、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生物化學、環境土壤學、環境微生物學、固廢處理與處置、環境影響評價、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大學物理、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大學計算機基礎、物理性污染控制、專業英語等。
它主要培養的學生具有扎實的環境工程理論知識、專業技術和工程設計能力,特別是在(高濃度)有機廢水的生物化學處理、可持續發展的垃圾填埋處置及環境污染修復的生態工程等方面的理論和技術獨具特色。
與該專業的相近專業有:安全工程、災害防治工程、水質科學與技術、給水排水工程、地下水科學與工程、風能與動力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城市規劃、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環境科學、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等。
環境工程專業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建立及發展的歷史還不很長。
20世紀以來,根據化學、物理學、生物學、地學、醫學等基本理論,運用衛生工程、給排水工程、化學工程、機械工程等技術原理和手段,解決廢氣、廢水、固體廢棄物、噪音污染等問題,使單項治理技術有了較大的發展,成為了環境工程學誕生的基礎。60年代后期,美國的《國家環境政策法》(NEPA)中,規定了環境影響評價的制度。從此,對環境系統工程和環境污染綜合防治的研究工作迅速發展起來。環境工程專業這門新的學科形成了。中國環境工程學科是在70年代中后期才迅速發展起來的,其標志是1977年,清華大學在原有給水排水專業的基礎上成立了我國第一個環境工程專業。這也標志著我國的環境工程專業開始了自己的發展歷程。
環境工程專業仍屬于正在發展中的專業,因此還沒有吸引更多人的注意,但隨著環境保護觀念的不斷加強,環境治理力度的不斷加大,未來幾年內,對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