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是每個高考考生和家長都非常關注的問題。在高考錄取過程中,有些考生可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被退檔,無法報考心意的學校。那么,這時候就會有人問,退檔之后還能被其他學校錄取嗎?答案是不能,被退檔之后就不能被其他學校錄取了。那還有其他辦法補救嗎?下面提一些建議,希望能幫到大家。
在平行志愿模式下,被學校退檔后不能被下一個學校錄取,只能填報本批次的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志愿了,這是因為平行志愿實行一次投檔原則,一旦投檔給一個院校,不管是否被錄取,都沒有機會被同一批次的其他志愿錄取了。但是可以參加其他批次的志愿填報。
所以,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就要注意怎么填寫才能避免被退檔。需要以客觀求實的態度,老老實實按照方法去找高考分數能夠報考的學校范圍,再根據自己的個人愛好、興趣、地區要求和就業需求篩選學校。
被退檔的情況不多,一般可以分四種情況:
一是考生的分數沒有達到學校的錄取分數線。這個和自己的預估有差別,或者是當年有很多考生一起報考相同的專業,學校就會擇優錄取。
二是考生的分數雖高于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但未達到錄取專業分數線且不服從調劑。三是雖然總成績較高,但相關學科成績較差。這個就需要考生在報考之前仔細閱讀學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學校對各個學科的分數要求。
四是身體狀況不符合專業報告要求。尤其是醫學專業、美術專業、音樂專業、體育專業等等,這些對身體素質要求很嚴格。
征集志愿:通過征求志愿的方式進入一些尚有缺額的大學(建議服從調劑),還是本科大學但因為相對填報的人少或者說在遠一點的外地所以尚有剩余名額可以讓你重新填寫志愿,你還有機會被別的本科院校錄取。
參加下一批次的志愿填報:雖然很可惜,但也不失為一種補救方法。
復讀:一般來說,本科退檔的考生學習基礎不會太差,可以參加復讀再戰一年,以報考更好的學校,畢竟第一學歷對就業也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