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生在高考填志愿的整個過程中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新名詞,比如提前批、服從調劑、補錄、滑檔等等,感覺云里霧里,不清楚是什么意思,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解釋補錄是什么意思,一起來看一看吧。
補錄一般是指一些院校在第一次招生的時候因為填報該學校的學生比較少,沒有達到當年計劃的招生人數,或者說錄取人數達到了招生計劃數,但是有一部分學生在開學時沒有報到,這樣又空出了名額,然后學校就會進行二次錄取,這就是補錄。補錄跟正常填志愿的流程差不多,在某一批次的招生結束后,當地教育招生考試院會公布沒有招滿的學校,一些沒有被錄取的考生可以通過這次機會填報這些學校,這樣的方式一舉兩得,學校招生計劃數能滿足,學生也有學校可以上。
每個省份的補錄時間不一樣,根據當地的具體招生情況來確定,通常是兩個時間段。第一個時間段是在暑假的時候,在第一次所有招生錄取工作結束以后,各個學校的招生情況基本已經確定,這時候部分沒有招滿的學校就會進行補錄工作。第二次補錄是在9月份各個學校開學以后,這個時候有一些學生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去學校報到,這樣就空出了一些名額,學校為了將這些空缺補上,就會進行補錄。高校在確定補錄名額和專業之后,會把信息上報教育部門,然后教育部門就會公布這些信息,如果有學生在之前的志愿上都滑檔了,要抓住這兩次補錄的寶貴機會,爭取有大學可以上。
這個根據每個學校具體情況而定,有些學校的缺口比較大,然后填報的人數又不多,通常這時候會降分錄取,一般情況降分1到10分左右,不會太多。相反,有些學校填的人多,分數線一般不會降,如果競爭激烈,甚至補錄的分數比原先分數還要更高。總之是否會降分補錄還要視學校的具體情況而定,大部分學校就算降分補錄也不會降太多分,這一點需要考生事先了解,所以在填征集志愿的時候還是要選擇跟自己分數差不了太多的學校,不要抱太大希望在降分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