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三分考七分報,每年高考填報志愿都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有些考生雖然高考分數不理想,但在填報志愿的時候,通過撿漏進入了一所不錯的大學。還有些考生高考分數不錯,但志愿填報后卻發生滑檔,最終錄取結果并不理想。若是碰上這種情況,滑檔后考生應該怎么做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高考填報志愿滑檔后,當然可以補錄。之所以會滑檔,是因為考生們在填報志愿的時候,錯估高校的錄取分數線,自身高考分數沒有達到所填報學校的專業錄取分數,同時也沒有選擇調劑,這樣就會被各所高校退檔或滑檔。
滑檔之后可以繼續參加補錄,因為部分大學在第一次征集志愿的時候,由于設置的分數較高,并沒有招夠名額。于是該大學就會自降專業分數,從而來吸收那些補錄的考生,這也正是低分考生能夠撿漏進入名校的原因。
首先,需要注意補錄時間。填報志愿一定不要錯過官方所規定的時間,在時間結束前將志愿提交。其次,需要填報錄取可能性更高的學校。補錄前先查看各學校的專業錄取分數線和招生人數,爭取穩中求勝,不要過于冒險的選擇補錄人數較少的學校,這樣有可能會再次滑檔。
根據近三年的一分一檔表,來查詢自己的分數排名,并確定一部分意向院校。再繼續查詢這些院校當中各個專業的歷屆錄取分數,從而比對自身,預估被錄取的可能性。如果想要求穩,可以選擇調劑這一選項,調劑能夠最大程度保證考生邁進高校的大門,但并不能保證其進入理想專業。若是考生對于專業要求不高,則可以選擇調劑。還可以適當報考省內高校。高校錄取時,同一省市的考生是比較有優勢的,其錄取分數線也相對更低。若是省內就有合適的學校,考生則可以將自己的分數優勢發揮到最大。最后,志愿順序也非常重要。對于那種錄取分數較高,但考生本身非常喜愛的學校來說,可以將其放在第一、第二志愿上來沖擊。后面的志愿應以穩為主。
總而言之,填報志愿,既需要有搏一搏的精神,又需要條理清晰,客觀評判,這樣才能避免滑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