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補錄這個詞,如果報的志愿沒能被錄取上,還可以參加補錄,說不定就能撿漏到合適的學校了。那么,補錄工作是怎么進行的?如果志愿填錯了卻被錄取了,還能不能通過補錄的方式更改學校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在平行志愿的錄取規則下,一位考生每一批次可以填報數個志愿,其中可能會有一兩個志愿是湊數的,考生并不希望被這些志愿錄取,也可能會因為選擇了同意調劑而被調劑到了完全沒興趣的專業,那么,這種情況下,能不能通過補錄的方式來避免呢?要解答這個問題,需要先了解一下補錄志愿的填報規則,規則要求,參加補錄的考生必須是還未被任何一個院校錄取的狀態,檔案應是自由可投的,所以,已經被錄取的考生,不管院校是不是自己滿意的,都沒有資格參加補錄了,這種安排其實也是公平性的體現,不然如果所有考生被錄取了以后都想“反悔”,那恐怕就要亂套了。
那么,對于志愿填錯了卻被錄取的這部分考生來說,應該采取什么措施呢?考生如果確定被錄取了,那么檔案就已經被高校提走了,高校是無權返還檔案的,因此,考生要么按時去學校報到,開學后再嘗試轉專業,要么就聯系高校辦理退學,來年再參加一次高考、重新填報志愿。可見,高考報志愿是一件慎之又慎的事情,千萬不能草率對待,不然后悔都來不及。
補錄也被稱作征集志愿,和字面意思一樣,補錄實質上就是一次額外補充的錄取機會,因為每年總會有一些學校沒有招夠預期的新生數量,如果空缺名額比較多,就會在正常批次的錄取工作結束后再開展一輪招生工作,招生的數量、專業都是固定的,各省市的招生官網屆時會發布相應的公告,考生們可以在其中選擇符合自己的院校和專業再次填報志愿,如果分數達標就可以被錄取了,考生在家等待學校派發的錄取通知書即可。可以說,補錄是一種雙贏,既為考生提供了一次額外的入學機會,又能讓院校達到預期的招生目標。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希望能為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