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下帷幕,學生開始在等待成績的焦灼中彷徨。分數向來就是學生的劍,學生憑借分數仗劍“天涯”。但并不是每位學生都能在高考中考到一個理想的成績,不論何種原因,每年高考后,總會呈現出高分激動,低分悔然的態勢。不過,高考沒發揮好的學生,可以多注意一下本省的補錄政策,或許能擦邊上岸。
每個省份的補錄政策不一樣,每個大學發布的補錄要求不一樣,具體的分數很難去判斷。因為這是根據當年的高考情況、學校的招生人數來定的。比如,當年的招生計劃減縮,補錄的人數也會相應的減少。比如,學校的專業缺口不大,補錄的人數少,那降多分的可能性不大。不過,根據每年各省份學校的補錄情況來看,基本變化不大,補錄分數大致在10—15分。
補錄的學校大多為一些沒招滿學生的學校、地理位置偏遠的學校、經濟不太發達的學校,當然,好學校也有。分數不高的學生,可以多注意本省教育考試院官網發布的補錄信息,及時更新、填報征集志愿,不要錯過補錄的機會。
補錄屬于第二次志愿填報,學生是否錄取還是依據分數的高低來定,分高者上,優次秩序系統運轉。再者,每年參加補錄的學生人數之多,競爭不亞于第一批征集志愿,學生仍然有掉檔的可能性。所以學生在填報補錄志愿時,需要多避開哪些競爭激烈的學校,這樣勝算會大一些。
高考補錄時間一般在當年的8月13日—21日左右,具體按當年情況而定,不過大致為8月中旬左右。學生在第一批志愿掉檔之后,就需要多加關注補錄信息,選擇好上岸的學校,仔細填報志愿,不要再次掉檔。還有部分學校會在9月份發布補錄的信息,這是因為,有的學生在開學時沒有如愿去到學校報道,這造成了計劃招生名額的空缺,學校會依此根據空缺名額的數量進行補錄招生,填滿空缺名額。
實際上,補錄再次掉檔的風險也很大,學生如果沒有足夠高的分數,補錄上岸的機會不大。學生在各大院校發布補錄信息之后,一定要多做權衡,分數相差太大的,不要冒險填報,要有預估風險的判斷。
不管怎樣,學生對待補錄要認真,填報志愿要做合理設置。另外,不要錯過學校補錄信息的發布,及時填報志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