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背景
高考改革走向不再區分一二三本
教育部近年積極推動各地開展高校招生錄取批次改革。截至2016年,已有河北、廣東、湖北等15個省份取消了本科三批,上海市率先將本科一批、二批合并,成為一個本科批次,取得積極成效。2017年起,河南和北京也將合并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海南和山東也將本科第一批和第二批招生錄取合并在一起。未來高考改革方案將逐步取消高校錄取批次。借鑒部分省市做法,首先合并本科錄取第二、第三批次;隨著網絡錄取平臺的擴大,完全取消統一錄取批次,促進不同特色和定位的高校公平競爭。
據了解,有關地方錄取批次改革平穩有序推進,高校和考生家長反映積極正面,未出現因改革導致考生志愿滿足率和高校投檔滿足率下降的情況。同時,改革的政策效應顯現,打破了院校間因批次而設置的壁壘,既保護考生興趣特長、堅定學科和專業方向,同時也促進高校更加重視學科建設和專業培養,以辦學特色吸引考生。取消所有錄取批次,賦予了所有高校平等競爭環境,促進高校用辦學質量和特色吸引學生,而不是想著如何升格。這也引導學生在選擇學校、專業時,淡化學校身份,關注學校本身的辦學質量,這樣的改革,對廣大考生來說是幸運的。
不管錄取批次是一二本合并,還是二三本合并,都對考生的志愿填報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如何避免這些影響,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平衡兼顧院校與專業的關系。在志愿填報中考生和家長一般都傾向于選擇位于發達地區的名牌大學,學熱門專業。但只有少部分分數有絕對優勢的考生可以既選擇理想的大學又選擇最心儀的專業,大多數考生因為分數限制面臨著理想學校和理想專業不能同時兼得的困境。學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是家長和考生們十分糾結的問題。這是一個非常個性化的問題,家長和考生一定要結合自身個性化情況來考慮決策。專業選擇要從影響考生的學習動力和職業方向角度來考慮,學校選擇重點從學習環境、文化氛圍以及學科建設全國排名來考慮。一般來講,如果考生興趣愛好廣泛,專業和職業選擇范圍較大則傾向于優先選擇學校;如果興趣愛好少,專業、職業適應范圍小,則應該優先考慮專業選擇。總的來說,不能簡單判斷專業和學校誰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