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亚洲国产精品_久久精品在线免费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www_在线播放精品

最權威的學校,最專業的機構!
特色專業: 動漫設計 學前教育 計算機 會計金融 影視音樂 建筑工程 廣播電視編導 外語 美術設計 國際貿易 工商管理 廣告學 法律 旅游與酒店管理 汽車工程
全國咨詢服務熱線

08:00-24:00

4007-567-088
2025優秀高校聯合招生,學生/家長可以直接電話咨詢,熱線電話:4007-567-088
首頁 > 本科留學

給李開復寫傳記,30歲辭職去念哥大"慢半拍"人生

發布時間:2016-10-25 來源:網絡

摘自《留學》雜志第66期,撰文:李丹,編輯:胡是飛

導語

30歲的人或許已經有了相對穩定的工作和一定的社會地位,很少人有勇氣在這個時候求變。范海濤不同,結束了10年傳統媒體財經記者的她,選擇在30歲去美國讀口述歷史,開啟新的生活,實現了人生的絢麗突圍。

古語有云,30歲而立。30歲,在世俗的目光中,應該是個人狀態相對穩定的階段。而范海濤,卻在而立之年的檻上求變,她遠赴美國留學,學習口述歷史,出新書,成立自己的個人工作室,實現了人生的絢麗突圍。對于未來,這位已經度過迷茫期的姑娘,堅定地走在自己的“追夢”路上,立志要做一名記史者。

見證紙媒盛衰

給李開復寫傳記

2001年,本科一畢業的范海濤順利進入《北京青年報》,做了一名財經新聞記者,成為自己之前一直崇拜的可以寫整版深度財經報道的人。20世紀初的紙媒,仍然還保持著它的精英氣質,第四種權力的余威尚在,記者有著較高的社會地位,而且收入不菲。

從潘家園六層低矮的小樓,搬到東三環臨街的一幢二十幾層的大廈中,范海濤趕上了《北京青年報》最輝煌的時刻。“當時北青報的錄取率非常低,可以說比北大還難進,在那個平臺上你可以感受到社會對你的認可,加之每天的工作都特別有趣,工作氛圍非常舒服、歡樂。”傳統媒體欣欣向榮的態勢,新銳、先鋒思想的第一手接觸,讓剛剛步入社會的范海濤干勁十足。時至今日,提及報社文化帶給自己的浸染,范海濤依然認為是“無可替代的”。

然而頂峰期并未持續太久,十年之后,傳統媒體漸入寒冬,頹勢開始顯現,《北京青年報》亦未能幸免,縮減版面、控制成本,深度報道文章變少,這讓充滿干勁的范海濤感覺很不適應,“互聯網興起之后很多深度、多維度報道都會在網上呈現,感覺自己工作一下子變得容易起來,沒有樂趣了。”范海濤對《留學》記者說。

挑戰不再,事業發展遇到瓶頸的范海濤,萌生了寫人物傳記的想法。機緣巧合,在跑新聞發布會的過程中,范海濤憑借敏銳的觀察力將目標鎖定在了李開復身上,并主動請纓成功。

十年記者生涯的歷練,為傳記的撰寫做了充分的積累。2008年8月開始動筆,采訪、構思結構、劃分章節段落,文章一氣呵成,第二年的6月,《世界因你不同·李開復自傳》成型,迄今銷量超過100萬冊,范海濤也因此斬獲藍獅子中國最佳本土商業作者獎,成為國內炙手可熱的傳記作家。這次嘗試,也讓范海濤認識到了自己的天賦所在,找到了自身真正擅長的領域。

之后的日子里,范海濤開始向自己的下一個目標發力。工作之余,準備GRE和托福考試,遞交申請,拿到哥倫比亞大學的Offer之后,范海濤向報社提交了辭呈。

跨過“十萬字的檻兒”

紙媒記者成功申請哥大

《世界因你不同·李開復自傳》出版之后,范海濤迎來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個轉機。傳記的寫作使她跳脫出了傳統媒體安逸的小圈子,認識到了更多優秀的同齡人,視野也變得開闊起來,想讓自己更優秀的內動力被激活,并自此未曾泯滅。

對于這種信念,范海濤稱之為“同齡人的召喚”。“身邊的同齡人變了,將會成為一個人人生中很重要的轉機。他們談論的事情變了,你會發現人生原來還有另外一種活法,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后你便不會再想去過之前的生活。”

然而無論是寫傳記,還是著手準備留學考試跟申請,亦或是在美國開始新的生活,真正實施起來并非表面看起來的那般順風順水。

“寫開復老師傳記的時候,我覺得寫到十萬字的時候,就有一個檻了。這個時候真的是很難,我發現很多人會在碰到這個檻的時候放棄,但是你如果咬緊牙關,再稍微堅持一下,一下突破了,就好了。”范海濤說。

這樣的坎兒,在范海濤準備GRE開始的時候再次出現了。作為一個文科生,范海濤準備GRE的過程并不順利,第一次只考了1100,而第二次考試,因為有人抱怨當次考試題目有重復之嫌,ETS宣布所有考生成績作廢。“這次GRE給我的感覺,就好像是我那十萬字的檻”,在最想放棄的時候,范海濤咬牙堅持又復習了一遍,并順利邁過了“十萬字的檻兒”。“我也不知道哪個點,好像前一分鐘還在稀里糊涂,覺得每一道題都很煩,突然間就全通了,你全都能看懂,而且全都能做。”提及第三次的GRE考試,在范海濤看來,“如有神 助”。

這兩次類似的經歷,促使愛思考的范海濤意識到:磨礪積累到一定程度,人生就會豁然開朗。到了美國之后,范海濤坦言自己仍然經常遇到這“十萬字關口的時刻”,甚至真的會準備打包回家。“但是沒有辦法,第二天還要咬著牙堅持,實際上堅持一下也就過來了。這種人生經驗,對之后都是特別有幫助的。就好像你的肌肉已經知道了這是怎么回事,你也知道往前走是怎么回事,所以你就盡管往前走沒關系。”范海濤告訴記 者。

美國“追夢”

成為哥大第一個讀口述歷史的中國人

“來到紐約的第二個月,睡眠很少,幸福很多。走在街上,空氣清新寒冷,內心卻常常涌動著一團火。我意識到,原來,自己從未如此生活。”

這是范海濤在其新書《就要一場絢麗突圍—30歲后去留學》里提到美國教育時講的一段話。在范海濤看來,在美國“追夢”的經歷,正是自己人生中“最好的時光”。

在事業的鼎盛期選擇出國留學,除了年齡因素,范海濤面對著的,更多的是來自身邊人的壓力,這其中,就包括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老師。“徐老師堅持認為我應該延遲出國留學的夢想,在事業上乘勝追擊,那樣的話現在早已經成為頂級的傳記作家了。”盡管如此,范海濤還是遵從了自己內心的意愿,讀了口述歷史專業,并成為哥大學習該專業的第一個中國人。

“兩年時間里,我人生的境界跟水平其實已經提高了。”提及留學期間對自己感觸最深的事件,范海濤說是“9·11”的口述歷史。“之前提‘9·11’,覺得離自己特別遙遠,好像只是一個國際新聞。但到后來我學 到‘9·11’口述歷史的時候,讀的書,看的視頻全部是9·11的親歷者闡述他們的遭遇,我一下覺得三維立體走到了他們的內心世界,那個時候,我覺得跟我以前的意識觀念完全不一樣 了。”

在美國,盡管遭遇了語言上的不適、不同教育體系的沖擊,范海濤最終克服了“文化的沖突”和“身份的不認同感”。兩年美國讀研經歷,讓范海濤經歷了蛻變,獲得了看世界的不同視角,也得到了對現有知識系統查缺補漏的機會。“我以前并不是一個瘋狂的閱讀者,留學回來后開始把一些知識的短板補齊。而且通過學習,我知道口述歷史可以用舞臺劇、展覽、動畫等多種形式展現出來,這些技法在我以后的實踐中將會派上用 場。”

而對于留學,在范海濤看來,更像是達到未來終級目標的一個手段,而不應是一個特別隨性的選擇。“在當今這個時代,我覺得如果中國有好的機遇,不妨在中國去努力。留學真的不是說想去鍍金,但是有這樣完整的校園體驗是很好。如果你能更快達成你的人生目標,之后你實現了一切再來重新體驗也不晚。”范海濤說。

每個人都是一座博物館”

出國之前,范海濤就已經在從事人物傳記的撰寫,對口述歷史并不陌生。但是范海濤坦言,自己之前寫傳記,更多的,還是在按照商業項目的模式進行寫作,并沒有太深刻感受。而學習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思維被顛覆的過程,范海濤就在這樣的不停顛覆中,我完成了自我的蛻變。

然而提及專業的選擇,范海濤告訴記者,這多少有些誤打誤撞的“純屬巧合”。“當時針對不同學校寄了很多申請信,直到有天我先生突然告訴我說,哥大有一個叫‘口述歷史’的專業,他覺得蠻適合我的,想讓我去嘗試一下。”喜歡并擅長傳記類寫作、在采訪過程中也曾用過類似“口述歷史”的采訪方法,加之先生的推薦,范海濤在申請學校跟專業之時,最終選擇了哥倫比亞大學的口述歷史。

“口述歷史是一個事件性比較強的專業,它用口述歷史的采訪技巧和記錄歷史的方法,和普通人去接近,將普通人的記憶挖掘出來,再通過對普通人記憶的集合,匯聚成時代記憶。這些寶貴的記憶,將留給下一代,成為他們了解過去,了解歷史的工具。”關于口述歷史專業,在新書里,范海濤如是總結。

而范海濤對于口述歷史的深刻認識,或許正是發軔于她十年來的采訪經驗。在范海濤的眼中,“每個人都是一座博物館”。“我采訪每一個人的時候,其實他都會根據他的記憶力羅列出歷史中的很多事情,這些東西是他獨特的記憶,‘展品’陳列的方式也是獨一無二的,特別像逛一個博物館。”范海濤說。正因為此,范海濤喜歡跟別人靜心地去聊天,享受跟每一個生命貼近的感覺。

做中國頂級的傳記作家

畢業之后,范海濤做過新浪網駐華盛頓記者,《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中國區總顧問、U.S.News中國區總代表;對于未來,處在而立之年的范海濤,如今找到了自己愿意為之奮斗一生的事業:成為中國最頂尖的傳記作家。回國之后,范海濤走上非虛構寫作與人物傳記撰寫的道路,創立了“海濤口述歷史·人物傳記工作室”,繼續用她的靈性與文字記錄著這個時代。

接受采訪的過程中,范海濤透露,目前正在準備一個商業的寫作項目,“是個跟李開復級別差不多的人物,已經寫了15萬字,預計明年出版。”而接下來,范海濤將繼續從事自己認為有意義的、有趣的人的傳記寫作。而她的終極理想,仍然是出版像《二手時間》(201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列克謝耶維奇最具分量的作品,通過口述采訪的形式,展現身處關鍵歷史時刻的普通人的生活)那樣的書籍,用口述歷史來記錄時代、反映中國人的精神狀態。

在這條路上,范海濤的同行者并不多。盡管從業者寥寥,但是中國厚重的歷史,恰似一座寶庫,有著足夠的空間可以讓范海濤施展拳腳。

說到自己的人生路,范海濤滿是調侃:“我‘醒’得比較晚,但是好在我最終還是醒了。我覺得我人生老是慢半拍,所有的事情比別人慢半拍,留學慢半拍,學英語慢半拍,生娃也慢半拍。但是慢總比停下來好,總比不做好。

高考分數低老師幫你選學校

根據學生的高考分數、意向專業 為您查找適合你的院校列表, 24小時內短信電話發送給你!
  • 距離2023
    高考還有
  • 100

用戶可通過掃描二維碼實現移動客戶端訪問本站!

免費參觀院校申請
  • 參觀學校
  • 姓名
  • 郵寄地址
  • 聯系電話

版權所有:中教未來(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c)2001-2025 rights reserved www.3848080.com 京ICP備14025495號-5

高校特色專業招生咨詢熱線:4007-567-088

高考200分 高考100分 高考落榜 專科學校

根據學生的高考分數、意向專業 為您查找適合你的院校列表, 24小時內短信電話發送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