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亚洲国产精品_久久精品在线免费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www_在线播放精品

4007-567-088
通知公告:

我院2025招生已正式啟動,名額有限,預報從速!

點擊報名

免費獲取簡章

認真填寫以下信息,免費郵寄招生簡章!

申請人 *
聯系電話 *
郵寄地址 *
身份證號 *
聯系我們
在線報名

報名成功后,48小時內院校老師電話回訪!點擊在線報名

在線咨詢

咨詢專業老師為您解答疑問

新聞中心
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中心

大學的精神:教育是讓一個人成為最好版本的自己

發布日期:2017-05-31 14:57:22

摘 要:讀書求知,這個自我提升的過程也許并不依賴于外部環境,不在于你在哪里讀大學,而是那求知不止的精神。

21世紀,大學如何處理和外部世界的關系?名校怎么塑造精英?人工智能時代如何學習?5月23日,中信出版社主辦 “大學的精神:教育是讓一個人成為最好版本的自己”主題講座。《三聯生活周刊》主筆蒲實攜新書《大學的精神》,《量子大嘮嗑》的作者、牛津大學物理學博士馬兆遠和大家一起分享名校學習的親身經歷與感受。

蒲實歷時七年,通過實地探訪,集中采訪大學校長、學院領導、教授、大學學生等,追尋7所世界名校的魅力與品格、積淀與氣質。報道集結成《大學的精神》一書,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讀書求知,這個自我提升的過程也許并不依賴于外部環境,不在于你在哪里讀大學,而是那求知不止的精神。

對斯坦福,蒲實說她感覺到一種跟她對大學的設想完全不同的氛圍,很多接受采訪的斯坦福本科生,說他們在這里學習的目的是創造一個自己的公司,成為一個企業家。他們都想在自己本科生這兩到三年中,甚至在完成學業之前就輟學去開創自己的公司。斯坦福大學和當地這些企業資本、產業資本結合得非常緊密,幾乎每一個大學的教授都會在企業擔任顧問或者股東這樣的職務,這是一個大學和資本結合非常緊密的一個地方。

正是因為對斯坦福的感受,在拜訪哈佛的時候,她關注的不僅僅是哈佛的學生能夠從哈佛學什么,或者哈佛怎么塑造精英這個問題,她更關心的是一個名校或者一個非常有權勢的高等教育機構是如何面對和外部世界的關系的。在哈佛的學問完全是一種紳士賢人式的學問,所有關于古希臘的、關于拉丁語的,還有很多我們今天已經沒有多大應用價值語系的這些學問,都是這些人在探索。

在21世紀,學生如何看待大學外部世界的關系?

蒲實說,我們在探究大學起源的時候發現,文科可以說是大學的一個靈魂之一,但是到了90年代的時候,文科的衰退可以說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你不和科學結合,就很難讓傳統的文科科學獲得地位。在這個時候所有人就覺得,大學的意義還在哪里?

就像哈佛大學90年代的校長提出,大學不是要做一個獨立的學術象牙塔,而是要獲得社會的承認,如果社會不認可我們,大學又如何存在下去,這是他在90年代提出的疑問。

蒲實講述了一個在哈佛讀博士朋友的故事,哈佛近幾年一直在爭論一個問題,叫做學分貶值,因為發現60%到70%的哈佛學生,特別是文科學生都是以全A的成績在哈佛畢業,所以很多人認為,哈佛的學位已經不值錢了,因為它的學分已經不值錢了,這是21世紀大學所面臨的一個普遍性問題。

人工智能時代,終身學習成為機會

說到終身學習,馬兆遠從人工智能方面分析了終身學習的可能性。人工智能在很多方面取代了人類,人類應該去取代新的工作,終身學習這個事情就變成了一個機會,今天的很多大學,似乎更著急的是把學生攆出去。

蒲實認為在不同階段都有一種回到大學里的沖動,哪怕四五十歲的時候也會有,這可能是終身學習的一個方面。

順著自己的興趣點去探究

蒲實講述自己本身職業就是寫字,沒有太多有什么特別不一樣的地方,她分享了在哈佛采訪了《深紅》校報主編時的故事,哈佛其實是沒有新聞系的,這個主編靠著自己的努力追求校園新聞的真相最終成為了華盛頓郵報的記者。她告訴現場的同學們如果作為新聞這個職業,可能去實地調查,去做某一件事情,順著自己的興趣點不停地去深究,這種深究可能是無止境的,你可能會花上幾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去深究,這才會是你真正作品的來源。

馬兆遠說大學應該是創造一個你跟別人更多交往的地方,書上的信息可能過于單純或者固化,更多要培養的能力是和別人交往的能力,而且書上的這些東西很快會被人工智能或者計算機學到,另外一個學習的方法很重要就是聊天,這也是回到今天的主題,大學精神。牛津給他一個重要的訓練就是在各種場合下,跟各種不同專業的人聊天,會迅速掌握他所了解那個領域里最重要的東西。(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張春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