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填寫以下信息,免費郵寄招生簡章!
白巖松受聘為客座教授 來校開講新聞規律和方法論
發布日期:2016-10-18 08:11:52
10月14日下午,中央電視臺《新聞1+1》節目主持人、著名新聞人白巖松先生來到我校,受聘為浙江傳媒學院客座教授,并以客座教授的身份給學生開講新聞的規律和方法論,兩個小時的講授和互動,讓近千學生享受了一次精神福利。
“這是我第一次來下沙校區,之前第一次來浙傳,還是在舟山東路的老校區。”在學校接待室,校黨委書記彭少健與白巖松進行親切交談話,并舉行了簡單的客座教授聘任儀式。
為了不讓學生久等,白巖松提前趕到會場。剛進會場,全場的學生就發出了持續不斷的歡呼聲。對學生的熱情,白巖松始終以微笑給予回應,讓大家倍感親近。沒過幾分鐘,場內已是座無虛席,大部分人手里的手機不見了,只見拿著的紙和筆。
白巖松所講的內容是《關于新聞的規律和方法論》。講座中,他闡述了自己對報紙、廣播、互聯網等媒體的獨到認識。他說,報紙是一個既具有可重復閱讀性,也為“廣場性”,更廣大讀者接受,從而傳播。互聯網新聞作為新興熱門,是世界上第一個私媒體,也說明了“媒體強加給受眾的宣傳方式已經不復存在了”。白巖松結合多年的從業經驗,對“如何做新聞”的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一要尊重規律,能夠在迎合受眾的基礎上把握好尊重規律基礎外的引導;其次要做到新聞客觀,有更細化、更有效的監管讓謠言和虛假信息誕生難度更大,真實的信息允許從不同角度全面呈現,客觀才會真正到來;三是探求新聞的意義,“一味地拘泥于意義的本身,反而會忽視更為重要的細節,只有負載了細節的意義才顯得偉大”,對于新聞評論員而言,最重要的是追求細節的能力;最后是要創造自由的邏輯,傳播進入了互聯網時代,如何講好一個故事才是能夠吸引受眾的有效方式。講座過程中,大家全被他的妙語連珠和侃侃而談吸引了。
最讓大家激動的是白巖松和同學的互動環節,幾乎所有人都被他那幽默詼諧卻又充滿智慧的回答深深折服。他說當今的傳媒人,我們的傳媒學生,要學會做一個會說話的人。學生們感嘆說,白老師真不愧為央視名嘴,是一個會說話的人,他的每一句話,好像對我們都有啟發,他的每一個回答都飽含智慧,不得不被他的魅力折服。
據了解,為了聆聽白巖松的講座,有的同學從下午一點吃完中飯,就開始在會場外排隊等待入場。除了全校各系都有學生外,還有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理工大學、中國計量學院等高校學生也特地趕來,現場學生多達近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