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亚洲国产精品_久久精品在线免费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www_在线播放精品

4007-567-088
通知公告:

我院2025招生已正式啟動,名額有限,預報從速!

點擊報名

免費獲取簡章

認真填寫以下信息,免費郵寄招生簡章!

申請人 *
聯系電話 *
郵寄地址 *
身份證號 *
聯系我們
在線報名

報名成功后,48小時內院校老師電話回訪!點擊在線報名

在線咨詢

咨詢專業老師為您解答疑問

校園動態
您的位置:首頁> 校園動態

在創新與綻放中孕育科技創新主力軍

發布日期:2013-05-23 09:44:42

   在創新與綻放中孕育科技創新主力軍

  ——北京郵電大學第五屆大學生創新實踐成果展示交流會專題報道

  2013年5月14日,北京郵電大學第五屆大學生創新實踐成果展示交流會暨創新論壇在北郵體育館隆重拉開帷幕。回首過往,我校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四屆創新成果展示交流會,共計參展項目460項,參觀人次超過三萬余人!本屆展會以“我創新•我綻放”為主題,共有150個項目參展,涉及領域包括機器人、人機交互、移動互聯網、網絡應用、智慧校園、物聯網、機電設計、圖像識別、軟件設計、創意設計和理論研究等多個方面。北京郵電大學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的記者采訪了出席本屆展會的校領導及展會負責人并實地走訪了各參展項目,帶您一覽大創展的風采,請看詳細報道:

  官方微博:請點擊http://e.weibo.com/bupt

  視頻鏈接:http://211.68.71.130/news/stzx/xnsp/20130516.asp

  

 

  

 

  

 

  

 

  你創新,我開心

  記者:王書記,您好!您看了創新展之后有什么樣的感想呢?

  王亞杰書記:我第一個感想就是特別高興,每年我都要來看。看這個創新展,就感覺咱們大學生創新的激情是控制不住的,我們老說培養創新人才,從這個地方就是很突出的一個體現。我覺得,還有一點讓我特別激動的就是,大學生通過做這些活動,形成了一個很好的團隊協作精神,這對他們未來的發展,無論是做科研工作也好,還是做其他工作也好,都特別有好處,這是我最深的一個體會。創新展非常好,充滿奇思妙想,令人振奮。

  記者:方校長,您覺得今年的創新展辦得怎么樣?

  方濱興校長:我覺得今年的氣勢很大,很熱鬧,來了這么多嘉賓,成果比較突出,尤其是剛才真假人物環節,還是反映出了比較高的水平。

  記者:您對參加創新展的學生有什么樣的期望呢?

  方濱興校長:我希望大家在創新的過程中去發現知識的薄弱點,用創新引導大家去補充自己的不足,增加自己的知識面。

  記者:溫校長,您好。首先希望您跟大家介紹一下創新展的基本情況。

  溫向明副校長:我們從09年開始舉辦大學生創新成果展,今年已經是第五屆了。今年展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項目是機器人樂隊。我們真正的機器人薩克斯可以吹響了,小提琴可以拉出聲了,這是一個跨越式的進步,應該說離國際水平差距不是太大了。

  記者:您能再詳細地介紹一下每一屆創新展的重點研究領域嗎?

  溫向明副校長:第一屆的創新展上,第一代機器魚是我們的亮點;第二屆也是機器魚,第二代機器魚不但自己可以下潛上浮,而且可以協同地進行游,基本上達到了國際大學生的水平;第三屆是一個飛艇,這個飛艇成果現在已經轉讓出去了;第四屆就是機器人,當時能吹響聲音,但嘴型還不夠好;今年最大亮點就是機器人的嘴,這個嘴是我們自己研制的,已經申請了專利,這個是一個創造。

  記者:請您談一下,創新展與科技創新之間的關系如何?

  溫向明副校長:創新展是咱們學校展示科技創新的一個平臺,每年學校都拿出一部分經費,在教育部的經費和北京市經費的資助之下來立項,每年投入大概都在100萬以上,這些經費投入以后,我們學生可以自主地進行項目的研究。最有突破性的是,我們的項目申請,是學生自己申請,而且經費也是學生自己來花,這在全國(大學生創新展)管理方面還是首創。我們今后還會繼續推進創新活動的開展。現在學校拿出700平米的地方,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創新活動新的空間,相信今后的創新活動會越來越好。

  記者:郭老師,您好,作為大創展的主要負責人,請您跟我們介紹一下基本情況。

  郭莉主任:咱們學校的大學生創新成果展示交流會和創新論壇今年已經是第五屆了,今年的主題是“我創新,我綻放”。今年在體育館內,一共有150項項目參與展示,分為了很多區域,包括創意區、創業區、機器人區、物聯網區、移動互聯網區等,這些區域主要展示的是從2012年立項的大學生創新成果和一些學科競賽的獲獎作品。

  記者:請您談一下大創展對于學生的培養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郭莉主任:這個作用我覺得是太大了。這幾年教育部,包括北京市教委都希望高校能加強對學生的創新實踐的鍛煉。我們覺得當學生不動手去做一些綜合性的相對來說大型一點的實驗或者項目的實施的話,實際上學生的很多知識都還是停留在比較膚淺的水平,甚至是比較表面的“學會”的狀態,通過他們的實踐環節,就不一樣了,可以很好的鍛煉學生。

  我創新,我綻放

  記者:同學你好,你們這個項目的題目是什么?能不能跟大家簡要介紹一下項目內容?參加大創展,你有什么樣的收獲?

  對“音樂演奏機器人智能化技術研究”團隊(劉源、侯志晗、梁宇、英凱)的采訪:

  我們項目主要是在前一階段項目的基礎上改進,加入智能控制技術,優化音樂機器人的結構及控制系統,讓音樂演奏機器人擁有更友好的操作方式,更智能的控制實現,最終建立一套可演奏、可編輯樂譜的音樂機器人系統。項目的創新點在于自編軟件對樂譜進行編譯、機器人結構設計以及仿人形結構設計、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

  對“薩克斯演奏機器人的探索與實現”團隊(馬銘陽、繆維穎、劉婷、羅頎棟、曾洋、王晉輝、毛明杰)的采訪:

  項目在第二代音樂機器人的基礎之上加以改善,改進了仿生嘴及仿生手指的機械結構,增添了加濕裝置,運用標準化、模塊化及可重構設計及制作的方法制作出了一種能夠模擬演奏者吹奏高音薩克斯的機器人。

  創新點在于結構緊湊、運動靈活、控制簡單、活動范圍及幅度大的機器仿生手。能有效控制吹氣量、吞吐音、嘴型變換等的機器人的仿生嘴。

  收獲一方面是培養了自己各種能力,另一方面,參加大創展,我們無論是在學術方面、還是生活交友方面都有很大的成長。我們一個隊里有七個人,來自不同的專業,需要共同的協作才能一起把這個項目做好。

  對“仿人機器人——小提琴”團隊(王顥博、徐偉嘉、余弦、張丹莉、胡興尉、賴陽、蔣一洲)的采訪:

  我們的機器人由執行機構、驅動裝置、控制系統和復雜機械等組成。通過執行機構中單臂的3個自由度配合完成小提琴的拉奏,實現真正的機器人拉小提琴。機器人按照arm發出的指令信號,借助于動力元件使機器人進行動作,使用的驅動裝置主要是電力驅動裝置,如步進電機等。小提琴演奏表演過程中,機器人的手臂能夠伴隨曲子的抑揚頓挫進行擬人化的演奏,并能實現語音識別,與人面對面進行簡單對話,同時腿部可以完成下蹲等基本動作。

  最大的收獲是能把我們在平時課堂上包括自己學習的一些東西能夠實際做出來,有一個實際動手的過程,這是參加大創展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對“下凹式立交橋積水監測及交通誘導系統”團隊(劉梅、徐婷、任卓琳)的采訪:

  針對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我們設計了一個小型的完成下凹式立交橋積水監測,預警及疏散的系統,能夠對水深進行實時的監測并配以文字顯示,根據不同水深范圍進行不同交通燈的指示,并且水深到達一定深度時,能夠及時調頭閥,及時引導車輛的疏散。

  當初參加大創展的目的就是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因為平時都是理論學習,通過近一年的工作,我們在途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難,但是一一克服之后對自己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時我也收獲了友誼,跟隊友合作很愉快。

  編后:大學生創新實踐成果展示交流會暨創新論壇的舉辦,不僅符合學校“問需于生”的辦學指導思想和“在科研創新中突出信息技術特色”的辦學理念,展示我校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熱情和興趣,同時也為我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提供交流和研討的平臺,為我校培養未來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奠定堅實基礎。讓我們一同期待北京郵電大學大學生創新實踐成果展示交流會暨創新論壇越辦越好,越辦越精彩!